绿色光明网>光明档案>历史之老光明>口述光明>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小巷深处藏着梁氏宗祠数百年往事

发布日期: 2016-04-11 09:45 [绿色光明网]

深圳新闻网光明讯 大约300年前,公明李松蓢梁氏宗祠在全村人的努力下得以落成,如今300年过去了,这座承载着李松蓢梁氏30多代人历史的祠堂仍基本保持着原本的风貌,静静地藏在李松蓢社区的老巷子里。

梁氏宗祠是李松蓢梁氏人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德能的神圣之地。在他们的习俗里,几乎所有的重大节日,包括婚、丧、寿、喜等大事都需要到祠堂处理。直至今日,梁氏宗祠仍保持着每日上香的传统,寓意香火不断、开枝散叶。

祠堂的结构

都是300年前的

因为年代久远,梁氏宗祠的历史只有当地老人比较清楚。记者找到了93岁高寿的老人梁培发,了解祠堂的历史。梁培发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家之一,但其思路清晰、行动利索。他是曾经参与过祠堂重修工程的老村民,“最了解梁氏宗祠的人”这一头衔是全村人公认的。

“1998年,我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组织过祠堂重修工程,祠堂现在能保持得这么好,都是那次重修之后的成果。”梁培发回忆说,“祠堂的基本结构都是300年前的,地基、勒脚石、承重柱,都没有换,我们那次重修只是把祠堂破旧的地方修补好,基础还是原来的基础,布局也是原来的布局。”

今天的梁氏宗祠,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典建筑,高约7米,占地面积约为650平方米,青砖高瓦,飞檐翘角。祠堂内的承重柱均为格木或石条构建,和横梁等结构一同被粉刷为朱红色。

由大门走进祠堂,迎面进入视野的是一面精美的屏风,木质结构的屏风表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卉,屏风两侧各有一间门房。穿过屏风,就走进了祠堂的天井,抬眼望去,屋檐围出了一片四方天。太阳光由天井照进厅堂,进入祠堂正厅,在祠堂的最深处投下斑驳的影子。正厅内供奉着梁氏先人的牌位,3层雕刻着桃花的装饰将先人牌位包围在其中,大堂顶上,高悬着一块“崇桂堂”匾额,古典优雅,庄重严肃。

祠堂内壁上,挂满了松鹤延年、百鸟朝阳、八仙过海、双龙戏珠等富含寓意的彩画。梁培发说:“祠堂所有物件的摆放都是有寓意的,大门那两块勒脚石300年来一分一毫都没敢动过,怕影响风水。”

■口耳相传的历史遗失大半

梁氏宗祠高大精美的大门两旁挂着一副写着“原分板石,派衍松溪”的对联,这八字对联,诉说着李松蓢梁氏的起源。根据李松蓢的梁氏族谱记载,明朝中叶,大约公元1436年前后,李松蓢的先祖梁元琮从东莞常平板石村前来李松蓢拓荒开基,距今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了。今日,李松蓢全社区本地居民均为梁姓,追本溯源,大家同属梁元琮祖公的后代。

自先祖梁元琮迁到李松蓢起至今已经500多年了,为何梁氏宗祠的历史却只有300年左右?最初那段约200年的岁月,李松蓢梁氏是否一直都没有祠堂呢?这段历史又是怎样的呢?梁培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以前听祖辈的人说起过这些历史,但是没有记录好,都靠口耳相传,阿爷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传着传着,很多就消失了,我现在年纪大了,也忘记了很多。”梁培发说,“先祖梁元琮和他的4个儿子梁清佑、梁清祚、梁清真、梁清泰来到李松蓢的时候,人丁还没有兴旺起来,修祠堂这种事没有三五百人口是没法子完成的。”

梁培发之所以有这个认识,跟他曾经参与过祠堂重修工程有关。如今的祠堂是1998年重修后保持至今的。“当年祠堂太破旧了,好多村民觉得应该重修一下,不然就要倒塌了。”梁培发回忆说,“当时我们向村委申请经费,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获批,后来我们就通过村民自愿捐款的形式筹到工程款,最后才修葺好。这次之后,我才知道修建一个祠堂是多么需要人力物力的一件事,没钱财没几百人口的基础是做不到的。”

事实上,这样的重修在祠堂历史上并不罕见。据梁培发回忆,他曾听先辈讲述过以前祠堂的重修历史,如修墙补瓦这样的小修几乎没停过。但是没有记录下来,很难考究了。

■祠堂是李松蓢梁氏族人的根

梁氏宗祠作为李松蓢梁氏人供奉先祖和“正本清源、认祖归宗”的活动地点,同时承担着家族宗亲联系、办理婚、丧、寿、喜等大事,逢年过节,后人都会来到祠堂给先辈上香,祈求祖先保佑。

“以前氛围更加浓郁一些,节日里集体拜祭十分热闹,仪式也很隆重,如今就没那么复杂了,一切从简。”梁培发说,“但是每逢过年,很多人都来祠堂拜祭,不少已搬去香港、广州、东莞的同族人,也会赶回来拜祭。”

对于李松蓢梁氏族人来说,即使是在今日,祠堂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仍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西人龙阿姨受村民的委托,居住在这里负责打理祠堂。“每天我都要上香,如果我需要回老家,会留下老公或者儿子接替我,一定要有人在这里打理好祠堂。”

“祠堂供奉着我们的祖先,我们在这里瞻仰祖先德能。”梁培发说,“我们的子子孙孙,根源都在这里,祠堂就是我们的根。”

宝安日报 记者 陈董成/文 管强/图

来源: 宝安日报 编辑: 刘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