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光明网>光明新区新闻>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光明新区向区域性教育医疗创新中心发力迈进

发布日期: 2017-01-05 06:01 [绿色光明网]

布局重大民生项目

推动教育医疗事业跨越发展

一批重大项目的布局,推动的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给辖区带来巨大的民生红利。光明新区正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为契机,跨越式发展新区教育事业,努力将新区打造成为教育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性教育高地。依托中山大学医学院优质资源,跨越式提升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辐射水平,打造高端化、国际化、产业化的区域性医疗高地。

优质教育资源逐步集聚。伴随着中山大学·深圳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已完成200名临床医学学生的招生工作,该批学生计划将于2018年9月搬到深圳校区学习。同时,新区与中山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附属中学、小学和幼儿园,2021年8月前达到预期招生规模。市第十高级中学、新区外国语学校开工建设,红花山小学和秋硕小学均已如期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160个。

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增加。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项目加快建设,规划总床位4000张,其中一期工程计划于2017年6月投入使用,展开床位800张,二期工程预计于2020年完工。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已批准立项,规划床位3000张。新区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续建一期项目投入使用,增加床位300张。新区人民医院扩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完工,投入使用后总床位达到800张。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建设正式启动。2016年,实行夜间门诊服务模式,投入专项资金960万元,推动新区公立医院实施夜间门诊全科开放服务,患者平均排队候诊时间由原来的3.5个小时,缩短为1.5小时。

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轨道交通方面,轨道6号线、大外环高速全面施工,根玉路等一批主干道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松福路公明北环段连接工程顺利开工;新增公交线路3条,优化线路30条,试运营微巴线路3条,新增79台公交运力,新建94座新一代公交候车亭,建成公交首末站3处,500米公交覆盖率提升至93%;完成长凤路、田寮路等9项交通拥堵治理项目,重点片区交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围绕“两城两带”重点区域

提升城市开发建设品质

光明新区“十三五”规划提出,按照“绿色、创新、智慧、人文”新型城市标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围绕“两城两带”重点区域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现代化水平,逐步构筑南北协调、东西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这其中的“两城”即指大学城和凤凰城。

光明新区以“两城两带”等新区重点开发区域为龙头,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推动新区城市开发建设,推动光明新区的城市产业结构和生活配套进一步转型升级。

其中,光明凤凰城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包括光明高铁门户区、平板显示园片区、新城公园周边片区及红坳片区,是深圳市15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将重点集聚新区主要高端资源,超常规布局发展商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多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努力打造成为一座生态优质、产业高端、产城融合,具有较强区域辐射能力的绿色智慧新城,成为光明新区的行政、经济、文化核心功能区。

目前,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华星光电G11代线、观光站综合体、第十高级中学、新区外国语学校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华强创意产业园一期、宝利来酒店、招商局科技园二期等重大项目封顶,凤凰城片区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

大学城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包括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同富裕工业园片区及新羌、圳美片区,南临深圳西湖,北靠森林公园,东邻东莞黄江,将以中山大学·深圳项目落地建设为契机,加快优化周边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公共配套,引领带动新羌、圳美等光明北片区的整体转型提质发展,努力打造成为一座大学与城市融合、适合青年人求学创业、富有人文气息的田园文化新城,成为重要的区域性教育高地、医疗高地和创新高地。

此外,光明新区还将充分利用新区东部的深圳西湖等山水田林生态景观资源,整合周边农科大观园等绿道,以及迳口社区古村落、碉楼等人文景观,引入行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以城郊水生态环境、乡村田园风光为基底,华侨、农耕、美食等文化为特色,以生态涵养、乡村旅游等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小镇。目前已成立华侨城光明(深圳)投资集团,集团公司正在开展理清小镇范围内的土地现状,研究与光明集团合作模式,编制项目建设方案等。

文/图:柳艳 蒋怡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李婧

光明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光明,szgm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