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光明网>系列报道>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光明新区将通过治水提升城市品质 发展“水岸经济”

发布日期: 2017-03-14 15:01 [绿色光明网]

经过整治后的茅洲河支流鹅颈水水体清澈,两岸建有步道和绿化坡地。陈圆圆 摄

深圳新闻网光明讯 河流是城市之脉,城市因水而兴、因河而美。在深圳西北部,茅洲河穿流过光明新区,将辖区一分为二。这条经历了因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污染阵痛的“母亲河”,随着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推进,正在迎来新生。

在光明新区“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两城两带”的空间发展概念,其中“一带”即指茅洲河一河两岸生态休闲文化带。规划提出重点打造“1+13+N”功能布局,其中茅洲河干流被规划为自然亲水、富有活力的“城市中央滨水景观轴”,将力图打造成光明新区的“塞纳河”。

一条河流的重生,不仅提升城市品质,更有可能通过发展“水岸经济”,重构区域经济格局。对于光明新区来说,茅洲河一河两岸生态休闲文化带涉及生态治理、产业转型和景观塑造等多重维度。如何加强顶层设计,综合规划,真正把茅洲河打造成为光明新区的“塞纳河”,是新区需要思考的重大命题。

1 规划

建设城市滨水景观长廊和休闲文化带

按照光明新区“十三五”规划,茅洲河一河两岸生态休闲文化带总长度约14.8公里,以茅洲河干流为骨架,串联沿线支流、排洪渠,共同构建城市生态水系。

光明新区提出以茅洲河全流域综合整治为契机,复合推进水质治理、生态修复、景观再造和产业转型,充分释放茅洲河流域一河两岸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优势,重点打造成为光明新区独具魅力的城市滨水景观长廊和休闲文化带,营造自然亲水、休闲人文、富有活力的中部生态文化休闲带。

由于光明新区辖区范围内除了茅洲河干流,还有水系丰富的支流,茅洲河一河两岸生态休闲文化带将重点打造“1+13+N”功能布局:一是以茅洲河干流为主轴,综合推进一河两岸沿线的生态治理、产业转型和景观塑造,建设一条自然亲水、富有活力的“城市中央滨水景观轴”,将其打造成光明新区的“塞纳河”;二是依托鹅颈水、东坑水、木墩水、楼村水、新陂头水、西田水、公明防洪渠等13条支流(排洪渠),串联深圳西湖及区域内主要公园湖泊,建成覆盖全区的城市绿道网络,打造若干条自然生态、传统文化、时尚创意主题廊道;三是沿茅洲河水系重要节点散点布局一批湿地主题公园、文化创意场所、小型公共开放空间,满足市民休闲游憩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该规划也提出了要合理划定河道红线,全面清退河道内违法用地,大力提高公共岸线比例,促进沿岸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全面实施河道治理和生态景观再造,营造市民亲水空间,满足公众休闲需要。结合沿线生态、人文、产业特色,塑造景观特征鲜明的三大主题河段,茅洲河南段突出时尚运动、循环经济主题,茅洲河中段突出文化创意、湿地聚落主题,茅洲河北段突出传统文化、慢生活主题,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凸显城市文化个性,丰富创意文化产业内容,提升片区城市文化内涵。

在重点设施方面,该规划提出结合茅洲河全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茅洲河滨河公园、东坑水、木墩水等一批湿地公园,重点完善滨河休闲游憩设施与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区域绿道网络,完善自行车道、步行道、驿站等配套设施,以及相应的通讯、医疗、商业、环卫、自行车租赁和停车场等设施。以古墟、粮仓、宗祠、风水塘等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和烙画、茶文化、红木文化等传统文化集中展示为契机,融合配套一批酒吧、餐饮、创意集市、工作坊、书吧等慢生活设施。

2 方案

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等多位一体推进治水

治水的目的,是实现人水相亲、水城共融。光明新区“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城市滨水景观长廊和休闲文化带让人向往,然而蓝图如何变成现实?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出“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整治方案。如何随着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以产业为支撑,构建完善、系统的文化产品,也成为需要未雨绸缪的事。

但现在,如果你行走在茅洲河道两边,会发现除了绿地,剩下的大部分是老旧的工业园区、村民的自建房。基础设施、商业配套缺乏,产业低端,城市品质亟待提升。

“茅洲河流域的优势在于范围宽广,支流众多,整个光明新区一半范围几乎都在茅洲河流域内。位置非常好,河道具有通达性,方便人往河两岸集聚。”光明新区一位观察人士遗憾地表示,茅洲河虽然在地理空间上位置很好,但实际上在城市发展中被边缘化了,“没有成为给城市加分的资源,背离了城市的人口经济。市民不容易走近,支流人迹罕至。城市原来的规划没有将茅洲河加以考虑,这是很浪费的。”

他指出,在原来的城市规划中,茅洲河两岸更多考虑的是工业、绿地,公共资源缺乏,公共空间缺失,尤其干支流沿线,缺少文化产品。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文化产业发展氛围有待提升。现状是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创新性不足。“培育休闲文化产业需要产业空间,现在这一块还是空白。在规划层面,应长远考虑到提供公共配套基础设施的可建设用地。”

该观察人士还以杭州的西溪湿地、法国塞纳河、韩国清溪川等为例,指出它们既是城市的公共空间,也是以文化为主要产业的空间。“现在光明新区欠缺这样的产业,缺少培育这样产业的空间环境。光明新区陆续在做一些茅洲河流域的整治,包括湿地、沿河路道、广场、休闲湿地。功能转化后,可以给城市公共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比如将新媒体短片节、内衣秀等放在茅洲河边,在户外和室内空间给人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产业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光明新区‘十三五’规划只是一个理念指导,如何落地还需要具体规划。政府在做好综合治理的同时,应该结合产业转型、生态休闲来考量,要对茅洲河两岸整体空间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对产品、城市风貌、土地开发等综合分析,以茅州河流域干支流为纽带,达到提升滨水景观、融合文化内涵、增大土地价值、提升城市综合品质目的。”上述人士直言,治水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以前的河道治理是侧重于防洪的常规治理,而茅洲河一河两岸生态休闲文化带的打造涉及到治水、产业、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不能割裂开来,需要一个针对茅洲河干流支流整体性的多规合一的区域性规划。“可以把红线做适当优化调整,提高岸线的公共空间比例,满足市民亲水要求。”

3 建议

干流支流同步整治打造环城大绿环

茅洲河流域范围宽广,支流众多,为光明新区打造有机整体的茅洲河一河两岸生态休闲文化带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光明新区茅洲河流域资源丰富,种类多元。其中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有山、水、农、林、牧等;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古窑、古街区和古建筑以及现代文化体育教育资源等;旅游资源主要有光明绿道、光明农场和光明小镇等。

光明新区茅洲河一河两岸同时面临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如公明水库是全市最大的战略性储备水库,被誉为“深圳西湖”;中山大学将建世界一流校区,位于新陂头支流沿线;光明小镇将依托光明农场、深圳西湖等形成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凤凰城将被规划打造为田园理想宜居城市;光明绿环是凤凰新城内的生态绿廊、活力环线……

其中,茅洲河干流纵向贯穿光明新区,是两明的联系纽带,是新老城区的沟通枢纽,更是光明新区人口集聚的最大公共空间。

“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工业化时代的粗放式增长,让生活慢下来,关注心灵、关注环境、关注传统。通过一河两岸的景观文化元素融入,提升城市品质。以慢游、慢休闲、慢运动等功能为主导,融合餐饮、茶吧、图书、清吧、音乐厅、游憩、休闲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宜居理想都市目标。”一位长期生活在新区的人士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在具体产业发展方向上,有业内专家建议,以茅洲河水系为纽带,以山水田园为依托,充分挖掘城市公共空间,联合城市文化元素,突出文化产业发展主题,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奠定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探索打造集农业休闲、健康养生、户外运动、文化创意、休闲体验、文化会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珠三角休闲旅游度假区、文化产业高地。“比如,茅洲河流域中上游及公明水库(深圳西湖)区域发展文化产业,可以重点围绕省立绿道、深圳西湖绿道以及有基础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展开,包括绿道骑行、运动赛事、文化艺术、时尚创意、烙画为代表的非遗产业等。”

该人士建议要把支流和干流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光明小镇、公明水库、光明绿环、东坑水、鹅颈水等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环城的大绿环。在这个生态系统里面,光明新区的不同区域可以打造不同的特色主题,形成重要节点。光明小镇范围内,融合田园观光、农科大观园、滑草、科普、野外拓展、绿道健身、短片摄影等多功能;以茅洲河干河沿线、两明中心地段,依托若干湿地形成,是水生态水文化集中展示区;以公明墟、宗祠、风水塘等为核心形成的传统文化集中展示区,融合酒吧、餐饮、创意、艺术、书街等慢生活文化元素,集中体现光明传统文化内涵;结合中山大学产学研区域整体带动,融入养生休闲、创意研发等功能,打造光明产学研文化平台。”

■他山之石

重建清溪川不是单纯恢复河道

从韩国首尔城中穿城而过的清溪川,全长约5.8公里,自西向东,注入汉江。

30年前,这个河道却是一条城市高架要道,肩负着重要的交通运输任务。2003年开始实施的“城市复兴计划”,将其改建成了长达5.8公里的城中水景花园,用于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及配套公共设施。

清溪川重建工程将城市高架桥安全问题与重建清溪川结合,将满足城市河道基本功能与建设一条新型城市自然型河道的建设结合,将解决城市环境污染与造就一个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型清溪川结合,将历史和水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将地区的商业发展与提高城市整体实力结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该地区成为国际金融、文化产业、时尚、旅游产业空间,为变成新的经济中心提供了发展契机。

清溪川的重建工程已不是简单地恢复一条河道,而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打造了一条具有历史水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活力四射的全新的清溪川,给该地区、首尔乃至韩国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南方日报记者 柳艳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谢燕丽

光明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光明,szgm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