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光明网>光明新区“智慧校园”专题>智慧校园>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光明新区多管齐下 实现教育内涵发展

发布日期: 2017-09-04 17:46 [绿色光明网]

深圳新闻网讯 2016年,光明新区以办人民满意的生态型教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实施生态教育,全力推进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截至2016年11月,2016年新区中小学、幼儿园数量达101所,在校生共计88916人,较2015年增加7688人,专任教师5353人,体育、科学和艺术教育遍地开花,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接近60%。新区教育发展呈现出强劲的上扬势头。随着“新基础教育”试验、打造“智慧校园”、教育国际化、中山大学第五校区落户光明等工作的推进,新区正大力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品质,全面实现新区教育事业的内涵跨越发展。

学位扩容

充分保障 就学需求

2016年新区中小学、幼儿园数量达101所,较2007年增长1倍多。目前,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近9万人,比2007年增加5.1万人,增长1.3倍;专任教师5353人,比2007年增加3117人,增长1.4倍。

为满足学位需求,新区19所公办学校挖潜学位资源,将招生能力扩容到最大,2016年实际招生7128人,较2015年毕业生增加2600人。2016年秋季,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共计88916人,较2015年增加7688人。

学校的新建、改扩建是解决学位缺口问题的根本所在。截至2015年底,新区中小学各类校舍342栋,校园建筑面积达80.88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4.3倍。红花山小学、秋硕小学、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公明中学、光明小学综合楼等拔地而起,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据悉,2016年5月,新区还与中山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附属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其中附属中学、小学为深圳市公办学校,分别供应学位2400个、2160个。根据计划,中大附中、附小和附幼在2018年8月前开始招生。

教育提质

中高考体科艺连创佳绩

虽然新区教育起步晚,但发展迅猛。2016年,新区中高考连创佳绩,两所高中自建校以来高考成绩逐年提升,2016年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接近60%。光明新区高级中学自2010年有高考考生以来连续6次荣获市“高考超越奖”,一次荣获市“高考特色奖”;光明中学2006年9月复办高中以来,三次获得市“高考超越奖”,一次荣获市“高考特色奖”。4所公办初中中考优秀率逐年提升,连续4年有考生进入全市前十名。

除了中高考成绩的跨越式发展,新区的体育、科学和艺术教育也遍地开花,亮点纷呈。目前新区各学校共有特色项目46个,2016年共获得市级以上奖励达416项,其中市级278项、省级37项、国家级国际级101项,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光明新区实验学校荣获2016年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3项金奖;东周小学3D动漫创客作品荣获2016深圳市学生创客节一等奖;光明中学花样跳绳队在全国跳绳联赛桐庐赛区创造10金10银7铜的好成绩;凤凰小学足球队夺得2016全国青少年足球精英赛茂名赛区小学甲组冠军;楼村小学健美操队在全国健美操联赛呼和浩特站中获得4个第一名;公明二小荣获第五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运动舞蹈小学甲组特等奖;爱华小学被评为全国跳绳运动推广学校。近几年来,光明新区高级中学更是有6名学生凭借定向运动特长被国内重点高校提前录取。


强健师资

“光明经验”不可替代

新区教育通过外引内培,师资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目前,新区公办学校专任教师中,享受市政府津贴2人,特级教师7人,中级以上职称851人,本科以上学历1878人。新区现有省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市名师工作室2个、市名校长工作室1个、区名师工作室2个、区名校长工作室1个、特级教师工作室5个。成功培养出本土首个广东省特级教师、首个全国百佳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研工作者、2个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和1个后备级人才,培养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深圳市十佳优秀校长等60多名。新区实验学校校长邱世和被评为“名校长”、教科研中心刘小华老师等3人被评为“名教师”、高级中学赵咏老师等7人被评为“骨干教师”、实验学校游云云等3人被评为“教坛新秀”。

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光明新区于2014年9月正式引入“新基础教育”试验,光明新区实验学校、光明小学、玉律小学等5校成为首批试验学校,目前已有4所高分通过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研究院组织的中期评估。两年来,5所试验学校共46名骨干教师获奖;在新区11个学科的优质课比赛中,5所试验学校的教师获奖人次为13人,其中夺得5个学科第一名;在新区“新苗杯”比赛中,试验学校第三梯队老师进入决赛的人数共29人,其中语文学科25个参赛选手中,试验教师有11人入围。黄柳娟成为全国权威杂志《班主任》的封面人物;青年老师黄莹应邀为华东师大研究生授课;刘丹妮、黄莹等分别在全国班队现场研讨会上展示课例。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教授对新区的试验成效高度赞赏:“光明新区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光明经验。”

教育均衡

10所民校成省标准化学校

一直以来,由于教育体制机制等原因,新区民办教育在教育质量上与公办学校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为此新区多措并举推动民办教育发展:出台《光明新区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光明新区民办中小学均衡化办学标准》,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和帮扶长效机制;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启动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首创公民办学校教师交流任教制度等。

2016年,新区圆满完成第二轮公民办教师交流任教工作,并顺利启动第三轮交流任教工作,进一步推进了新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作为受帮扶、直接受益的民办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年,全区10民办学校由2007年的3所市一级学校增加到10所;市一级以上幼儿园从2007年的9所增加到21所,区一级幼儿园从11所增加到31个,等级幼儿园占到全区幼儿园总数的75.4%。

新区在全区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时,坚持公民办教育共建特色学校的战略,不仅注重加强公办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而且重点推动和扶持民办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目前民办学校特色建设项目已达13个。

随着交流任教工作的纵深发展,民办学校教学质量呈跨越式发展,今年,10所民办学校全部被确认为广东省标准化学校。在2016届中考中,民办学校在参考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400分以上人数达到65人,较去年增加19人;平均分较去年提高14.4分。公明第一小学和英才学校、公明第二小学和春蕾学校等荣获光明新区2014~2015学年度公民办结对帮扶先进单位,成为公民办结对帮扶的标杆学校。


教育“提速”

信息化成果 走向世界

2016年,新区大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公办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装备率100%,多媒体电脑室、电子阅览室按规范化标准配备率100%;民办中小学多媒体电脑室按规范化标准配备率100%。建立了“光明教育服务在线”门户网站、“光明教育”微信公众号和各学校校园网,实现市、区、校三级互联互通。

可喜的是,新区实验学校、马田小学、玉律小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深圳市第三批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新区共创建市一级“智慧校园”示范学校达5所。据了解,光明小学基于云环境下的“移动办公”和“移动教学”实现了物理桌面和虚拟桌面的共存,便于教学资源的跨平台分享,极大地实现了教育的“提速”。该校开发的“深圳光明小学”微官网、“光小智慧校园”等手机APP也为师生的异地办公、资讯查阅提供了便捷。光明高级中学搭建了“光纤到楼、—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数字教育资源丰富,库内有15000 余条资源信息,各类课程和讲座视频1250 余个。

光明新区实验学校将信息化与创客教育深入融合,结出了让人惊艳的教育硕果。2015 年5 月,该校科技创新中心入选“深圳市首批创客实践室”,出自实践室学生之手的限时话筒、遥控升降话筒架、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在2016年的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会上获得3枚金奖。

惠民服务

教育券、午餐配送持续推进

为促进民办学校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形成民办学校良性竞争局面,2011年7月,光明新区在省内率先试行教育券制度。以教育券作为冲抵学杂费的统一凭证,免费发放给在新区合法民办学校就读并符合义务教育双免资质的学生,小学每人每年5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6000元。这一举措有利于实现“同样双免、同等待遇”,也促进了教育公平,受到学生家长好评和社会关注。2013年8月9日,《人民日报》就曾专题报道了新区教育券经验。去年9月,光明新区根据《深圳市民办学校义务教育学位补贴试行办法》(深教〔2012〕426号),将相关受惠学生纳入《深圳市民办学校义务教育学位补贴试行办法》所述范畴,统一发放学位补贴。截至2016年9月,新区累计发放义务教育学位补贴11685.74万元。

除了保障学生们安心地就学,新区在学生就餐方面也下了狠功夫。2016年,光明新区在长圳学校、李松蓢小学、下村小学以及红花山小学、秋硕小学2所新建学校推进午餐配送服务工作。截至2016年9月已推广到全区15所公办小学(小学部),逾5000名小学生享受到优质午餐。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从2013年9月开始就在3所公办学校实施午餐配送试点工作,并把该项工作列入2013年、2014年公共服务白皮书项目。新区午餐配送工作坚持公益性、非盈利性和为学生服务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试点学校协同配送企业共同管理,接受家长监督,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权益,努力促使配送企业提高质量,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普遍好评。


制度创新

放权激发办学活力 督导助力学校升级

作为全市首个功能新区,光明新区不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将管理权限全面落实和下放给学校,释放学校办学活力。一是扩大学校人事管理自主权。允许学校在核定的内设机构和干部职数内,自主选任中层干部。实行灵活的招聘方式,较好地满足了教育发展特色化、个性化对人才的需求。二是扩大学校财务和基建项目管理自主权。投资在20万元以下的学校基建维修项目,由学校依法自主管理和验收。三是扩大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允许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全市统一的招生政策,结合学校特色和发展实际,自主制定招生录取方案。这一系列举措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营造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新景象。

自主并不意味着学校各自为阵放任发展,为助力学校转型升级,新区着力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及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建学校(幼儿园)挂牌督导工作示范点;全面启用“光明新区挂牌督导信息化平台”,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学校(幼儿园)评估工作,27所公民办中小学校100%成为省标准化学校,新区优质园、等级园、规范园分别达31所、50所、58所,分别占59.3%、83.3%、96.7%。

2016年,新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深圳市学校美育工作与体育三年行动计划暨校园欺凌治理情况专项督导。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金依俚副主任充分肯定了新区的挂牌督导工作:“责任督学办公室建设很规范,挂牌督导工作很扎实。”

校园建设

幸福和平安是两大抓手

“幸福校园建设是新区践行生态型教育理念的一项战略工程,是未来几年新区教育内涵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新区文体局调研员吴志柳曾如是道。2016年,幸福校园建设被列入新区重大行政决策项目,累计投入11.25亿元用于村小改造、学校改扩建等,完成11所村小改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6年2月,公明中学通过“国际生态学校”评审,成为全国第六批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荣誉单位。2016年5月,《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光明新区幸福校园建设情况。

除了给予师生们满满的幸福感,新区在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也采取了多项举措,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打造了名副其实的“平安校园”。一是在全市率先实施聘请专业公司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对全区102所学校幼儿园每月进行安全隐患排查,2016年全年排查隐患4200宗,完成整改4146宗,整改率达98.7%。二是在全市教育系统首开校车管理“车长制”。明确每台校车管理主体,奖优罚劣,做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三是开展公办学校安全主任包干检查校车机制,将校车管理责任落到一线,达到了校车管理安全有序的效果。截至目前共开展校车检查64次,共检查校车545台次,一批校车管理的顽疾如不系安全带、工作人员不熟悉安全规范、驾驶员不随车携带证件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到目前新区221台校车中符合新国标校车共计195台,达标率达88.2%,位居全市前列。

此外,新区还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省内率先出版《生命教育》区本教材,推进生命教育工程,引导师生尊重生命、享受生命、追求生命质量,提升情商品质。创建公共安全教育平台,全面整合教育资源,以防踩踏《应急60字令》为范式的安全教育“三字经”生喻校晓,入口、入脑、入心,构建了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聘请19名公共安全校长在27所中小学校开展公共安全与法治教育“小手拉大手”活动,共授课42次,教育学生6.5万人次。组织学校开展逃生疏散演练400余场,教育学生8.3万人。这些安全保障举措为新区教育有序蓬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时报记者 李媛莉 李若清 通讯员 刘艳春

来源: 南方教育时报 编辑: 光明网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