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光明网>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栉风沐雨三十载 今为中大腾家园

发布日期: 2017-09-19 10:21 [绿色光明网]

马东蔼、徐淑琴夫妇在翻看老照片。

深圳新闻网9月19日讯 听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落户光明新区,马东蔼、徐淑琴夫妇心里乐开了花。老两口在教育岗位坚守了三十多年,对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早就希望光明新区能有一座高等学府,以增强光明教育氛围和文化气息。项目启动后,对于前期的清点测绘、权属申报等一系列工作,马东蔼夫妇都积极配合。9月4日,中大项目启动签约的第一天,尽管台风“玛娃”刚过,疾风骤雨没有停下,二老还是来到办公室,签署了补偿安置协议,他们是中大·深圳项目第二协商谈判小组第一户签约的业主,也是整个项目组100多户业主中,第二户签约的业主。

来光明三十余年 已将这里当成家乡

1984年,上过大学当过兵,又在广州工作了两年的马东蔼来到光明农场上班。因为农场愿意帮他解决家属安置问题,于是,他把妻子、儿女从河南老家接过来了。这一待,就是33年。当初的三口之家,如今已经子孙满堂。光明新区承载着夫妻俩青春的记忆,原本的异乡,现在已经是他们不愿远离的家乡了。

“三十多年前,这里可以说很落后,我一来就后悔了。”徐淑琴说,她当时来到光明,在新美小学担任老师,工作之余,她还要外出砍茅草、捡柴、种菜,维持生活。习惯了老家的青山绿水,夫妻俩在这里很不习惯。“当时深圳正在进行大建设,到处尘土飞扬,路也不好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马东蔼说,但也正因此,他们亲眼看着日复一日挥舞着的钢铁巨臂,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他们感受到了中国高速发展的三十多年中令人咋舌的“特区速度”,这种“速度”让他们感到骄傲,也坚定了他们在这座充满希望的城市扎根的决心。

光明新区迎来大发展的浪潮,马东蔼夫妇禁不住畅想光明以后的繁华景象,这么多年过去,他们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乡,“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呢?”他们说,现在夫妻俩都不怎么回老家了,一来二老年岁已高,二来他们认识的人都在这边,“出去买个菜,碰到的人都是熟人,谁家有个什么事,大家也都相互照应,哪里还有这么亲的人?不回去了,这里就是家。”

马东蔼保存的新美中学90届学生合影。

坦然面对不实谣言 期待中大校园建成

“现在我们出门,在村子里碰到的人,不是我们的学生,就是学生的家长。”徐阿姨笑着告诉记者,做了三十多年教师,夫妻俩已然桃李满天下,“连这次中大·深圳土整项目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我们的学生,学生都在努力为光明新区的发展做贡献,我们做老师的,可别走在别人的后头。”徐淑琴笑呵呵地说。

二老的孩子们都是在外地读的大学,当时两人心里虽然不舍,但也无可奈何。“以前光明新区被称为‘文化沙漠’,要想接受高等教育,都必须往外跑。现在好了,咱们家门口就有大学了。”光是想想大学校园将给光明带来的改变,夫妻俩脸上就藏不住笑意了。“老一辈的教育人,为新一代的教育事业挪地方,这是责无旁贷的。”

夫妻俩积极支持项目建设的行动,让很多持观望态度的业主产生了许多无端的猜测。“有人说我们之所以这么积极配合工作,是因为项目组给了我们额外的好处,有说多给钱的,有说多给房子的,各种谣言满天飞。”这让二老哭笑不得,“政策都摆在那里,不是他们说给我们就能给我们的。”也有人说两人被骗了,越往后签,就能争取越多利益,“我们自己认识字,自己会看,政策明明白白写在那里,公开透明,有什么被骗的呢?”

从事半辈子教育事业,夫妻俩对教育的热爱和美好期许或许平常人难以理解,他们也不求理解,“只要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早日建成,让莘莘学子早日受益,这就够了。”二老说。

宝安日报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欧阳州武 文/图

来源: 宝安日报 编辑: 李婧

光明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光明,szgm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