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光明网>光明图闻>滚动图片>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寻找光明记忆:聆听归侨回家故事 寻访归侨端午情怀

发布日期: 2018-06-15 16:20 [绿色光明网]


光明归侨余雪萍。

深圳新闻网6月15日讯(记者 陈圆圆 通讯员 符定平)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食粽等节日活动,通过吃粽子等民俗来缅怀先人,祈祷身体安康。现代人过端午节,把一些传统的习俗都简化了。在光明生活多年的余雪萍,依然保留着一些越南的饮食习惯,又融合了光明当地美食的特色。6月14日上午,由光明新区文体教育局主办,新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承办的“我们的节日——寻找光明记忆归侨端午民俗”特色寻访活动在光明举行,光明记忆小组和来自全市各区的60名群众一起走进余雪萍的“余记”店铺,聆听归侨的回家故事,寻访归侨心中的端午情怀。

1979年,光明农场更名为“光明华侨畜牧场”,当时是为了安置越南归来的七八千归侨与侨眷。这一年,余雪萍一家跋山涉水从越南回国,辗转来到光明,余雪萍是第三代华侨。回国后的余雪萍在农场种田,也曾经摆了一个早餐摊,做一些越南的特色食品,当时很受群众欢迎,成为农场宣传的归侨创业典型。工作之余,她和弟弟一家共同经营“余记”早餐店,制作越南归侨的特色美食。随着光明农场和小店本身的发展,后来“余记”换过几个地方。


枕头粽。

越南粽子

光明归侨最有特色的就是个头很大的长棕,也叫枕头粽。长度约30厘米,裹得扎实好看的长粽子头尾各有三个角,包裹的内容主要有洁白的糯米、黄软的去壳熟绿豆、五花肉。粽叶也格外不同,除了我们常用的粽叶以外,还添了一种叫“冬叶”的大片叶子,蒸熟后,冬叶会留下天然的绿色在粽子上,清新悦目。越南归侨的特色美食除了长粽,还有炸药包似的“方粽”。余阿姨说,这个方粽就是越南人最爱吃的,取意“天地四方”。

余阿姨和余叔叔专门选取了长粽、方粽、碱水粽、南侨肠粉、越南春卷、米卷、假蒌(假蒟)卷、越南檬粉、云吞、糯米饭等等特色美食,并向大家展示制作过程,手把手教包越南粽子。群众也跃跃欲试,看到她们粽叶一卷,放肉填米,成型捆扎,几步下来,一个个粽子就诞生了。有的也不甘示弱,尽管包出来的粽子奇形怪状,有的还漏米,但丝毫不影响她们的兴致。余阿姨则在一旁讲解,很多归侨家里都有一口烧柴的大锅,煮粽子的量多,煮出来的粽子更香,越南长粽要煮10多个小时。


“方粽”。

越南肠粉

越南肠粉,米浆的制作特别讲究,软糯精致,里面的木耳、瘦肉、沙葛、洋葱丁隔着薄薄的肠粉皮,透出好看的色彩。还有回味无穷、可蒸可炸的“越南春卷”、保健的“保健的木鳖果糯米饭、假蒌卷”……每一样都是归侨亲手制作出来,透薄的越南肠粉。店里自制的蘸料也是一大特色,蘸料微酸带甜还有蒜蓉香味。这种蘸料用糯米白醋加上凉开水勾兑,再加上蒜末和辣椒丝。做法源自越南,蘸着肠粉吃更好。余阿姨的介绍让现场的群众馋涎欲滴,直呼色美味香。


群众参与热情高,学包粽子。

诗歌朗诵

品尝一番特色美食之后,来自南山区的彭庆元老师现场朗诵他专门为归侨写的一首诗《光明记忆-归侨端午》:

岘港、海防、下龙湾……

方形、长形、三角形……

粽子和米粉、春卷的端午记忆,

浓缩的乡愁从越南流到光明。


外形变了,包裹的心依然未变,

流放的屈原永远难忘楚国的亲情,

执一枚粽叶就闻到乡土的味道,

树高千丈散叶八方也永不忘根。


70岁的余阿姨则用越文朗诵,温婉的声音,饱满的情感,把大家带入回国的那个场景,一股乡情油然而生。余阿姨一家过端午的习俗,是光明几千归侨中的一个缩影。两千多年历史沉淀的端午,成了华夏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时候,中华儿女总是用中国最传统的过节方式来怀念自己的故土和亲人。

本次寻找光明记忆组织“我们的节日——寻找光明记忆归侨端午民俗”特色寻访活动,不仅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也让更多的人通过端午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特点,体验光明特色传统美食的魅力。



来源: 深圳新闻网 编辑: 陈圆圆

光明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光明,szgm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