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光明网>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玉塘办事处奋勇争当基层治理改革尖兵

发布日期: 2018-07-09 15:47 [绿色光明网]

深圳新闻网6月26日讯 在不到2年时间内,相继解决15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光明新区玉塘办事处为何能破解这些城市管理治理“老大难”问题?6月20日,由光明新区改革办(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基层治理新样本研讨会”在玉塘办事处举行。专家学者、政府职能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共聚一堂,通过“现场走访+座谈”形式,就玉塘破解重大历史遗留难题经验进行深入研讨。这既是主办方深入落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的具体行动,也是发挥自身优势,建言献策,为深化基层治理提供智力支撑的一次有益探索。

敢于善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当前深圳加速特区一体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深圳持续对原特区外地区加大政策、资源的供给,原特区外地区基础设施、城市环境面貌等软硬件水平明显提升。但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8月,光明新区行政区划调整,新设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伊始,玉塘就直面城市历史“欠账”,着手治理城市管理治理“顽疾”,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精细化路径,为深圳乃至全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为光明新区加快实现“四城两区”战略目标作出了应有贡献。

何谓“老大难”?

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重大城市安全隐患于一身

研讨组一行首先参观调研了麒麟山片区综合整治现场。现在的“麒麟山片区”是一块平整的储备用地,旁边是迈瑞等高新技术企业进驻的现代化园区。

然而,如果把时间拉回2016年12月之前,这里是迥然不同的一番景象:简易厂房、临时窝棚、铁皮顶砖房、永久性违法建筑、别墅区等混杂;废品回收、塑料制品加工等小作坊扎堆;电线如蜘蛛网乱拉、消防设施设备匮乏、卫生环境堪忧……

2016年12月21日起,在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刚成立3个多月的玉塘办事处排除重重阻力,会同新区有关职能部门先后组织了4场大型清拆行动,历时9个月,彻底解决了盘踞地方20余年、总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涉及违法建筑达225栋,需清拆建筑面积达6.7万平方米的重大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群——麒麟山片区这一光明新区最大的城市安全隐患。

麒麟山片区、麦仕达、民用爆炸品仓库、长发鸡场、长流陂、盲婆坑、长圳牛皮厂、田寮南站、茅洲河(玉塘段)、玉田河、龙湖别墅区、大外环高速公路(玉塘段)、元昇厂重大信访纠纷、玉星路63号违建……梳理玉塘解决的15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可以看到几个显著特点:面积巨大,如麒麟山片区和麦仕达共涉及20多万平方米;历史久远,大部分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盘踞或遗留下来的“产物”;情况复杂,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生产形态结构低端;隐患突出,安全设施设备缺乏,安全隐患突出;业主严重阻挠。

这些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原特区外地区普遍存在。2004年,深圳市在推进城市化时,给原特区外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但也在国有未出让土地上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国有与集体土地权属性质、土地征转与未征转、地上建(构)筑物补偿与未补偿等交织,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重大城市安全隐患于一身,是城市管理治理的“老大难”问题,是深圳实现特区一体化必须要破解的治理难题。

研讨组认为,全面推进城市管理治理,除了需要执政者有敢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魄力与决心,在执行和操作层面,亟须像玉塘办事处这样来自基层一线“接地气”的生动实践。

如何啃下“硬骨头”?

敢于担当、协同作战、依法行政、综合施策

回过头来看,参与这15场硬仗的工作人员都既觉得自豪,又十分感慨,“清拆难度特别大,中间遇到了很多阻力”。

15个已解决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个个都是“硬骨头”。如麒麟山片区虽自2011年起连续4年被列入光明新区土地整备计划,但因业主极不配合,均未能按计划完成。

要啃下“硬骨头”,需要敢于担当的智慧与勇气,需要协同作战和齐心发力。玉塘办事处组织联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确保各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高效率、高质量解决。如在推进解决麒麟山片区和麦仕达这两个最大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玉塘会同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安监、土整、公安、城管、森林公安、环保、市场监管、卫生、税务、法制等职能部门参与,现场办公,协同作战,全过程实现了115家商户“零冲突、零补偿”搬迁,未发生一起次生危害。

历史遗留问题很难解决,往往是因为难度系数大、牵涉关系多、历史包袱重及耗费精力多。玉塘依法行政,综合施策,深入开展前期各项历史事实、利益构成、当前现状、法律风险和程序等的调查核实和研究工作,做好相关预案以及应对措施,相继开展政策宣讲、安全整治、测绘评估、劝导搬离、谈判补偿、依法清拆等行动,层层深入推进。

省人大代表、市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谢志岿表示,玉塘办事处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一一破除15个“老大难”问题,是一个从“治乱”到“善治”秩序重构的过程。

效果怎么样?

以人为本,15个“老大难”问题圆满解决

玉塘15个历史遗留问题的破解,不仅消除了重大城市安全隐患,也给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了玉塘力量,加速了光明新区的城市化进程,给深圳特区一体化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2016年11月21日,玉塘对玉律社区民用爆炸品仓库内的建(构)筑物进行清拆,彻底排除了存在20年之久的“不定时炸弹”。

2018年2月2日,玉塘对长圳社区牛皮厂违法建筑群开展集中清拆行动,通过强基惠民工程将该片区改造提升为生态停车场,真正“变废为宝”。

2018年5月18日,玉塘实干20个月全面完成大外环高速公路(玉塘段)土地整备任务,占光明新区全长任务量的近三分之二。

玉塘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也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路,灵活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施策。如在开展大外环高速公路土地整备第六工业区谈判过程中,因涉及社区集体物业,涉及面较广、利益诉求大、居民顾虑重重,工作人员不断宣讲法律政策,合理照顾社区利益,寻找最佳方案。

光明新区改革办(发展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玉塘在体制机制上探寻基层治理新路子的成效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复制推广,特别是在当前光明新区筹备成立行政区的契机下,极具现实意义。

■观察眼

多重合力破解历史遗留难题

近年来,以玉塘办事处为代表的原特区外地区,基础设施、城市环境面貌等软硬件水平明显提升背后,是城市管理治理理念的转变,是体制机制的变革,是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逐步迈向现代化的过程。玉塘破解重大历史遗留难题得益于多重合力。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积极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强街放权”,坚持以“党委统领”为先导的为政理念,把基层党建同基层治理结合起来,党员干部队伍凝聚力、执行力持续显著增强,敢于担当负责。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以人民合法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人性化施策,构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利益平台共同体”,赢得群众支持。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与制度创新。如聚焦土地已征收、地上建(构)筑物未征收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强研究,为相关制度出台积累经验,探索富有基层首创精神的基层治理路径。

四是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把基层治理纳入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建设,协同推进“五个文明”各项事业发展;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降低执法风险及行政成本,确保政策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创新性运用教育、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方法,善干巧干;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五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多方立体联动、科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调动和团结一切资源力量,齐心协力,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取得基层治理累累硕果。

■声音

省人大代表、市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 谢志岿

基层善治的样本

玉塘办事处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一一破除15个“老大难”问题,实现了从治乱到善治秩序的重构,对玉塘乃至光明新区的安全发展贡献巨大。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面对基层治理的疑难杂症,玉塘的探索体现了体制机制的创新。玉塘经验表明,政府勇担当、强化法治治理、创设高效协同机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

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孙昌群

创新亮点可圈可点

玉塘15个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涉及社会治理方方面面,有很多创新亮点可圈可点,给社会综合治理创新提供了借鉴。改革需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希望玉塘承接更多市区改革项目,加快形成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基层治理新体系,可争当全市基层治理改革的尖兵。

深圳市委改革办综合二处处长 赵志英

系统性基层治理的典范

玉塘基层治理经验最核心的一点是体现了系统性,把基层治理纳入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体系中,体现在施政理念、工作作风、实践路径中,全体系构建、全体系动员、全体系实践,是基层治理的典范。

撰文:柳艳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谢燕丽

光明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光明,szgm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