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光明网>光明新闻>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一份坚守一份情怀 在工作中感动自己

专访北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残障领域一线社工李凤玲

发布日期: 2018-08-24 10:26 [绿色光明网]

李凤玲在教老人制作手工发夹。

深圳新闻网8月23日讯 (记者 谢燕丽) 日照,就是对老年人的日间照料,是一种介于专业机构照料和家庭照料之间的新型服务模式,主要对象为空巢老人、残障老人。类似幼儿园,俗称“托老所”。李凤玲是深圳市北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残障领域一线社工,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从事专职社工三年,目前服务于“楼村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楼村日照”)。在这里,她与其它6个同事每天需负责30名70岁以上残障老人的日间照料工作。此外,还要每周2次上门探访社区6户高龄老人;每年保证社区113户老人,人均2次以上的探访记录。“不同于其他工作,社会工作很有趣,经常能在工作中找到感动自己的时刻。”回首来时路,李凤玲如是说。

搭建沟通服务桥梁 三个月学会粤语

2018年4月,北斗社工李凤玲来到楼村日照,承担起残障老年人的日间照料工作。作为一名地道的武汉人,她刚到楼村日照的时候便遇到一个“难题”,完全听不懂粤语,楼村日照的老人们几乎不讲普通话,与他们沟通时,只能从语气、眼神、肢体、行动中表示真诚,随时让同事帮忙“翻译”白话。于是暗地里,她逼着自己学粤语,每天坚持看粤语电影、电视剧,听新闻电台、音频教程。李凤玲说,“多亏了日照工作给自己创造出一个地道的粤语环境,仅用三个月时间,我现在不但能听懂,还能讲一口流利的粤语了。”日复一日,她用热心感怀着楼村日照的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因此老人们都把她当作“自家人”,碰着面都会亲切地唤她一声“阿玲”。

“最有成就感的是,能被老人们信任和依赖着,每天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在忙碌中感受到他们一点点地在进步,心情就特别好。”李凤玲说,每天早晨上班的第一件事是给老人们“读报”,接着便带领老人们做一些简单易学的“健康操”,结合天气、季节变化,还会邀请专业的康复师给老人们普及健康常识,做康复理疗,“这往往是老人们每天最为关注的环节。”闲暇时候,李凤玲常常会被老人们争相“邀请”着去下棋、打牌。这时,无论手头有多少事情,她都一定会放下来,“陪伴他们很重要”。日复一日,她早已把老人们看成自己的亲人,时时会惦记着他们。天气热了,她从家里带来食材给老人们煲糖水;逢节假日,精心给老人们准备“小礼物”;平日里,还变着花样策划活动,带动楼村日照的老人“享受”生活乐趣……

“阿玲真的很体贴,服务好、态度好、心肠热,尽心尽力照顾我们这些老人,和大家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说起李凤玲对老人们日常的照料,67岁的杨姨赞不绝口。在楼村日照,扑面而来的嬉笑声音充斥整个空间,老人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用真心换取信任 用真诚叩开心扉

“除非特别亲近,否则老人不会跟你说话,一切都要慢慢来。”李凤玲告诉记者,社工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多主动与老人沟通交流,看他们所看、想他们所想,只要你付出真心,就一定能换取他们的信任和理解。从一开始的“冷漠”,抗拒,不理解,到后来的逐渐认可和接受,李凤玲用行动把爱送到老人心坎上,同时也赢得了他们的肯定。

楼村社区的陈阿婆是一名残疾老人,今年72岁。盆骨骨折,下半身瘫痪,双脚麻木带疼痛感,生活无法自理。北斗社工了解情况后,便立即上门探访慰问。虽然早前已有探访经验,但在出发前李凤玲心里还是直“打鼓”。果不其然,第一次上门,李凤玲就吃了闭门羹。见到陌生人,行动不便的老人嘴里喊着“走开,走开”,硬是不肯开门。但李凤玲没有放弃,她联系到楼村社区残联负责人,请他帮忙协调事宜,讨教探访经验,“老人不愿意开门,我就在门外等,想方设法和她聊天。”几次之后,老人的家门终于打开了。李凤玲趁热打铁,逢节假日就带着慰问品上门服务,“能做的事情不多,也就是陪她说说话,打扫一下屋子。”就这样,她的真诚慢慢打开了老人的心扉。如今,每次探访结束,老人都会亲切地握住她的手,问“你们下一次什么时候来?”

类似的事不胜枚举。李凤玲总是说,既然选择了社工这一行,就好好做下去,“老人需要我,我能帮助他,我觉得很开心。”对于她而言,能够尽自己的力量,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就是她作为社工最大的收获。她鼓励年轻一辈能吃苦在前,“永远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 深圳新闻网 编辑: 陈圆圆

光明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光明,szgm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