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陈日周委员 开拓企业服务新优势
助推光明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01-24 21:02

陈日周委员作大会发言。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光明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率先提出了“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企业服务理念,并承诺努力将光明打造成为全市服务最好、办事最顺、成本最合理、执法最规范的区域。为全面了解情况,光明区组织了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座谈交流。综合各方意见,发现光明区营商环境存在以下4个突出问题:

一、企业服务力量“弱”。一是服务专员不足。经服局企业服务科14名工作人员,只有4名专门从事企业服务工作,服务规上企业845家。而福田、南山等兄弟区专门的企业服务机构有几十到上百人的服务专员。二是联动机制不畅。企业服务涉及发改、经服、教育等十多个部门,但大部分部门未将企业服务工作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未设置企业服务专门人员,解决问题联动效率不高。

二、赴企执法检查“多”。据企业反映,安监、消防等部门常态检查,层级涉及市、区、街道、社区,普遍感到执法频繁,应接不暇。根据调查,有43%的企业认为频度过高,22%的不认可执法方式,22%的认为标准不够统一,25%的认为给企业的经营造成困扰。

三、员工子女就学“难”。光明区教育资源不足,部分企业高管、关键人才的子女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高级人才流失,对企业发展产生明显不利影响。26%的企业认为光明教育资源配置不足,97%的对教育资源普遍存在需求,83%的认为子女就学难是高管流失、员工难以稳定的重要因素。

四、商业配套“缺”。光明区限额以上商业企业82家,占全市比重不到2%。商业综合体、高级商场、五星级酒店等严重不足,超市、银行等日常商业配套少。95%的企业认为商业配套环境总体一般或较差,93%的认为难以满足企业和职工的高端商务、生活需求,22%的认为住宿、餐饮商户不足,30%的认为银行、通讯、邮政等基础服务布点少,60%的认为商业配套对企业的顺利发展影响很大。

为此,特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一、建立“全员服务”体系,实现企业服务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一是强化区级企业服务领导小组统筹作用,设置专门企业服务机构牵头推进,其他相关部门也将企业服务职能纳入工作事项,并明确专人对接,从而实现“全员服务”。二是编制主要服务事项清单和指南,明晰办理流程和时限,实现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三是结合“智慧光明”工程,优化完善企业服务信息平台,实现高效化管理。四是在企业服务机构引入金融类、咨询类等生产性服务机构联合办公,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二、强化执法效能,更好为企业服务。一是制定分级服务企业清单,对于表现好的企业,逐步减少执法频次和执法检查项;对屡不整改的企业,加强执法巡查次数和力度,必要时对企业进行清退。二是强化执法效能,避免执行标准不统一。三是编制并派发详细的执法清单和指南,争取企业的理解和配合。

三、注重统筹考虑员工子女就学需求,扩总量同时打好“提前量”。一是增加学位总量供应,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竞拍土地建设和运营学校。加大居住和商业用地配建幼儿园、学校的比例,探索尝试生态线内老旧工业园区“工改校”。二是学校规划建设要提前考虑周边区域重点企业员工子女入学需求。三是解决重点需求,以“企业服务卡”等方式,优先解决企业高管和骨干子女教育诉求,同时在住房和医疗保障等方面也提供一定的便利服务。

四、加快完善商业布局,超常规补齐商业配套“短板”。一是统筹谋划,引入高端商业综合体、连锁餐饮和五星级酒店等高层次商业配套。二是研究制定政策,允许在工业园区内部、工业楼宇底层、众创空间等发展商业和生活配套设施,实现商业和居住配套的“全覆盖”“微渗透”“快落地”。


[编辑: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