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光明新闻 > 

光明新闻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攻坚首战告捷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19-03-25 11:43

光明科学城效果图。

3月22日上午,光明科学城住宅类最后一名业主、来自香港的刘先生落笔签约。吴治聪/摄

深圳新闻网3月25日讯 3月22日上午,一则重磅喜讯从光明科学城指挥部现场传出:经过全体参战工作人员的日夜奋战,以及广大业主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仅用22天时间,就全面完成了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工作全部计划签约任务,累计签约527份。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而光明科学城便是这条走廊的关键节点。2018年4月,市委市政府将科学城布局在光明区,未来将成为集聚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群、集聚科学研究顶尖人才的特殊城市区域。

布局光明科学城,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着眼深圳长远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战略布局。市委要求,提高站位和视野,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水平最高标准,久久为功打基础、谋长远,扎实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

光明科学城将打造世界级大型开放创新网络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原始创新和未来产业策源地、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前沿阵地。

光明区一届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战略目标。作为光明区“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的重要支撑,光明科学城的落地建设至关重要。

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土地整备工作须先行。早日完成科学城土地整备任务,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腾挪出发展空间。科学城启动区需整备土地1.82平方公里,拆除建筑物1205栋、45.03万平方米,是全市近年来单体量最大的土地整备项目。

光明区全面部署,深入发动,再次吹响了光明科学城启动区签约攻坚战号角,并于3月1日正式启动了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签约工作。迄今,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工作取得的成效,体现了深圳速度,刷新并改写了城市土地整备全新纪录。

再创新纪录:22天累计签约527份

3月22日,这是一个注定载入光明科学城乃至全市建设历史的重要瞬间。

当日上午10时40分,在光明区区长刘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荣生,以及区领导何奕飞、周辉、胡育青、王丽等人的共同见证下,随着最后一名住宅类业主来自香港的刘先生与光明区科学城指挥部执行指挥长褚宏在签约书上落笔签字,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工作全面完成了全部计划签约任务。

——至此,光明区土地整备攻坚冲刺再创奇迹和全新纪录!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土地整备工作现场,仅用22天时间就全面完成了全部计划签约任务,累计签约527份。这是光明继首创36天内完成红坳村签约纪录以来,再次重磅改写了深圳这座奇迹之城土地整备的历史纪录。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位于光明区新湖街道辖区,是光明建区以来体量最大的土地整备项目,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一是整备面积大。需整备土地面积达182.21万平方米,是红坳村的13倍多,范围包括圳美牛场、北区村、大松园新村、山口新村、羌下侨村5个居民集中居住区,及毅创兴、大友、漳沅、蚌下、大松、正晖、将顶、绿景、何群、如宇、金塘、肉联厂、晨龙翔等13个工业园。二是拆除体量大。需拆除建筑物1205栋,面积达45.0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453栋约14万平方米、非住宅建筑752栋约31万平方米。三是利益主体多,涉及面广。项目涉及影响群众约1万人,企业70余家,含原村民、原农场居民、归侨侨胞、外来户、住港居民、海外侨胞、村集体企业、各类民企等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多样、抱团现象突出,涉港涉澳工作敏感,社会牵连广泛,搬迁压力巨大。科学城启动区项目是光明成立新区以来最为艰巨的一场土整攻坚战,也是光明成立行政区后最为坚硬的一仗。

2月25日科学城启动区项目补偿安置方案公布。2月28日,光明区委区政府召开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签约攻坚动员大会。3月1日项目正式启动签约,计划于3月31日完成签约任务。截至3月22日,只用22天,提前9天,全面完成全部计划协议签订任务,累计签订协议527份(其中住宅451份、非住宅76份)。涉及国有已出让土地的大友钢铁厂、漳沅金属厂土地置换工作正按计划加紧推进。

项目涉及搬迁坟墓115座,需签订协议88份,目前已全部完成签约,已搬迁坟墓103 座,剩余12座将在清明节前完成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