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创深圳发布时间:2019-04-04 10:50
院士级“智库”献计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
深圳新闻网4月4日讯 4月3日下午,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高端智库咨询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来自规划领域的行业领军人物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出谋划策,助力发展、共绘蓝图。
光明科学城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的集中承载区,将携手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共同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光明区致力搭建“智库”团队,旨在通过引进国内外行业顶尖专家和高端智囊团队,对标国际一流,以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规划建设好光明科学城,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引擎。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郭仁忠等9位行业顶尖专家,现场从空间规划、绿色开发、交通配套等多角度,为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光明区诚意邀请出席活动的专家加入“智库”团队,聚焦光明科学城充分打造对话合作平台,实现智库辅政良好开端。
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区领导刘桂林、周辉、姚高科出席咨询会。
据介绍,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将以“科学+城市+产业”为主导,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光明科学城将打造以装置聚集区、光明中心区、产业转化区和科学城蓝绿活力环为核心的“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空间结构,建设由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和科技创新集群组成的“一主两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载体。
目前,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材料基因组、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精准医学影像、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等6个第一批大科学装置明确落户,其中,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2个大科学装置土建工程已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光明科学城配套区建设也在有条不紊推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云谷、光明小镇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国际会议交流中心、专家楼和人才公寓等科技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医疗教育、道路交通、文化体育、智慧城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完善,河湖水系景观、公园绿地空间正全面打造。未来将呈现一座创新共享、产城融合、智慧人文的“不一样”的科学城。
王宏彬表示,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刚刚开始,专家学者对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提出的意见建议,是一道“大餐”,也是一场“盛宴”,让光明深深受益、深受启发,对今后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发展至关重要,将认真学习吸收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邓红丽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