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系列报道 > 

系列报道

从军最光荣|黄梓涛:两度春秋军旅路 深入基层十四载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04-22 17:48

年轻时的黄梓涛。

深圳新闻网4月22日讯(记者 吴炳然)现年40岁的黄梓涛有很多头衔,他自2005年起便担任公明社区治保主任,2008年起兼任公明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扎根基层多年。同时,他还是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士兵。如今,光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悬挂的光荣牌,被高挂在他家里最显眼的地方,闪闪发亮。

从公明社区工作站进入二楼,走进忙碌的办公室,工作间歇,黄梓涛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起了那段记忆深刻的军中岁月。

从军不求名利 新兵蛋子成长记

1999年,在一次冬季的征兵宣传中,有一位年轻人停下了脚步,迷彩服和整齐划一的军姿进入他的脑海。“去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对黄梓涛而言,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当兵是作为中国公民的义务,家人很支持,自己也愿意一试。只要体检通过,他就去。同年12月,刚刚从学校毕业的黄梓涛带着兴奋和未知,搭上了从原公明镇到浙江杭州两天一夜的火车,跨越一千公里的平原、丘陵和山脉,成为了部队里的一名新兵。

“在家里你或许是老大,但是到了部队,你就是最基层的‘新兵蛋子’。大家一视同仁,服从命令。”黄梓涛说,自己记性好,又比较认真。在军中,他的认真勤勉很快得到了上级赏识,入伍不久就获得了可谓百里挑一的“营嘉奖”,每年一度的“优秀士兵”称号更是从不落空,从连队调到营部,他在通讯兵的战线上苦练技术,综合能力得到了部队认可。

部队里,跑步、站军姿、叠被子……每天都是小考,每年一度的军事演习则是一场大考。军事演习是对士兵实操能力的一次检验,包括海上训练、抢滩登陆等。演习仅有一天,但高强度的事先排练却有两个月之久。那段日子,黄梓涛和战友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演练地中午的气温大约有35℃,帐篷内部温度甚至可达40℃,睡觉成为了一种奢想。除了气温的考验,每天还要在烈日下暴晒,一场演习下来,几乎每个人都要脱三层皮。雄赳赳,气昂昂,汗水交织着喜悦,这是黄梓涛军旅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用他自己的话说,“辛苦,但过瘾”。

辗转基层服务 如今成为和事佬

退役后,如何继续发光发热?黄梓涛告诉记者,自己当过交通协管员,在烈日下疏通交通、维持秩序;也当过治保主任,治理社区治安、处理群众来访;如今作为公明社区党委副书记,兼任公明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负责治保、调解等工作,身上的责任越来越大。

即使是后来投身于基层工作,两年的军旅生活依然对他影响很大。从部队里可以学到什么?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黄梓涛表示,很多人觉得当兵就是舞刀弄枪、开坦克,其实不是的,从军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到做人的道理,学会守时守纪律,增强个人责任感。如今不论参加什么活动、约定什么时间,他都会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很少迟到。自律和靠谱,是很多群众和同事对他的评价。

群众办证难、工人索赔难、夫妻闹矛盾……作为基层调解员,黄梓涛每天都要和这些民生事打交道,只要群众需要,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化解矛盾,平息纠纷。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11年来,他和同事们共同参与调解的家庭、邻里、婚姻、劳务、合同等各类民事和预防矛盾激化及民转刑案件纠纷数不胜数。民生无小事,他挂着一如既往的热情笑容向记者说道,只要能力和身体允许,他愿意一直为社区安宁作贡献。

黄梓涛育有两个孩子。孩子尚小,黄梓涛已经开始跟他们讲述军中的峥嵘岁月了,有时候孩子在外面看到迷彩服,还会表示出喜欢。近年来国家拥军优抚政策越来越好,虽然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参军报国的队伍中去,但黄梓涛觉得,未来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采访过程中,黄梓涛向记者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参军是义务,如今从事调解工作,每天应对也只是邻里小事,并没有可夸耀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份平常心和自律认真的工作态度,让他在每一个领域都能有所收获,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