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19-04-23 11:29
光明区实验学校党总支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重要讲话精神。
深圳新闻网4月23日讯 当前,光明区正在全力打造品牌学校,为光明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提供优质教育配套服务。被定位为“实验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光明区实验学校,在光明区教育系统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中,坚决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党建工作主线,强化“‘人心向学’教育主张、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文化现代化、三级梯度培训项目、特色教育成果普及化”四大核心驱动力,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引领学校品牌建设。
人心向学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据悉,光明区实验学校由3所原村办小学合并而成,相较于学校的高定位,片区生源质量相对不高,建校之初就面临着起点低、底子薄、内生力弱等问题。即便如此,光明区实验学校在不到14年的办学历史里,办学规模从在校生不到1000人,扩张到如今的近5000人;教育质量也显著提升,成为展示光明教育的一大“窗口”。
在办学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光明区实验学校也慢慢出现了部分老师职业倦怠,满足于现状;原有的建设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跟不上时代步伐等问题。面对现状,光明区实验学校党总支清醒地认识到,规模的扩张并不代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是学校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
从2018年起,该校党总支明确提出新时期“人心向学”教育主张,党员教师模范带头,全校师生一起把工作重点和思维方向,转移到为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学术发展上来,让教育回归本真。在“人心向学”理念指引下,学校教职工拧成一股绳,激发前进的内驱力,一门心思扑在教育教学上,学校迈入内涵式发展的“快车道”。
制度管理
坚持依法治校科学民主
近百个教学班、300多名教职工、近5000名学生……作为一所大型学校,加快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文化现代化建设,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师生、家长的心声。光明区实验学校党总支探索形成“依法治校、科学民主”管理模式,持续加强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
该校党总支制定了《深圳市光明区实验学校章程》,作为学校自主管理的“基本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若干规定》《课堂教学评价细则》《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等一批制度规定,涵盖学校教学、德育、安全、人事管理等方方面面,在教学、科研、安全、体育、卫生等方面都形成了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使学校各项工作精细化管理有“法”可依。
同时,该校每周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大事小事都在会议上议定,通过明确职责、分级授权将管理权逐级下放至所有中层干部和年级长,既真正做到了民主决策,也充分调动了中层干部和年级长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党务校务公开,坚持大事大家定,坚持开放办学,保障家长的知情权,主动赋予家长监督权。
教师发展
梯度培训加速教师成长
教师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品牌学校,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光明区实验学校党总支实施书记项目——三级梯度培训,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和舞台,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教师的合理梯队。
其中,“青蓝工程”采取“1+2”模式,为新入职的教师配备双导师进行“二对一”指导(学科教学指导、班级管理指导);“骨干工程”项目邀请12位特高级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培计划”专家、国家级名师、市级名师,分批对150多位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培训”。
“名师工程”,即鼓励骨干教师加入各级名师工作室,促进业务能力再提升,力争把自己锻造成名师。目前,该校已有各级各类名师64人,其中南粤优秀教师2名,深圳市名师5名,光明区名师21名,创新型人才6人。此外,10名教师入选光明教育系统“卓越百人计划”,逐步形成了可供借鉴的名师培养“实验范本”。
特色建设
特色教育全面普及
为落实区教育局关于打造校园特色品牌,力争形成教育发展的新亮点的要求,光明区实验学校党总支把特色教育作为品牌学校建设的新路径,推动特色教育普及化。经过广泛研究讨论,学校设计了囊括体育、艺术、科技、人文等六大类48门类的147门次个性拓展课程,帮助学生“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坚持全员参与,全员有平台展示所学。
目前,光明区实验学校是全区个性拓展课程最多最全最丰富的学校,健美操、民乐、田径、足球等精品课程成为深圳市的特色教育品牌。定向越野课程更是“特中之特”,名声斐然。学校定向队受国家教育部或体育总局指派9次参加国际比赛并屡创佳绩,11次获得国家级锦标赛团体冠军,17次获得省级锦标赛团体冠军。
该校科技发明团队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创客比赛特等奖、一等奖,学生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登记73项,在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先后获得5金1银2铜的佳绩,并连续4年获得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团体金奖,荣获该赛事的最高奖——“钟南山创新型学校”称号。
家长有话说
一9班谢欣童同学爸爸:作为实验学校的家长,我们是幸运的。学校的人文情怀、教学管理都做得很棒。把孩子送进实验学校,我们放心。
二5班邱煊同学妈妈:实验学校给孩子们搭建很多展示的舞台,例如明星闪亮、科技节、体育节等,让孩子们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提升。
三4班倪嘉辉同学妈妈:实验学校的家校联系以我个人体会来说是开展得很好的,对于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宝安日报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卢西宽 范燕龄/文 记者 卢正辉 通讯员 李贤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