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系列报道 > 

系列报道

从农场到科学城 科学之城在深圳光明崛起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08-12 14:56

光明科学城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平台载体建设上全面发力。受访单位供图

■特区40年 光明正当时①

敢为人先的精神将怎样引领一座城?这个问题可以在深圳光明区找到答案。

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农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它的别称,荒凉、偏僻一度刻印在人们对它的记忆里。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激活了这片土地,新时期科学的光芒又指引了它前进的航向。2007年成为深圳首个功能区、2018年成立行政区、2020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出台……光明区以时不我待的先锋意识,从边郊逐渐走向舞台中心。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为时代留痕,为奋斗喝彩,今起推出“特区40年 光明正当时”系列。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40岁生日。

40年间,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蝶变为一座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都市。

如果要选择一个地方能同时呈现蝶变的成就和犹如特区创业初期的火热激情,光明区就是一个拥有这两种气质的所在。

在光明科学城,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这里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原始创新动能在这积蓄。

在光明凤凰城,充满现代人文气息,宜居宜业,这里是光明科学城的产业聚集区,正打造成智造高地和城市会客厅。

在光明小镇,青山绿水,鲜花环绕,这里是一首与繁华相邻的现代田园都市牧歌。

科学与人文辉映,现代与自然相融,激情与务实并进。60多年前,光明农场拉开了耕耘热土的历史序幕;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激活了这片土地;进入新时期,光明科学城等重大项目又给这片热土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深圳40正青春,光明发展正当时。从这里,再出发。竞争力影响力卓越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正在崛起,一座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开放创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绿色智慧之城”呼之欲出。

一批大科学装置设施带来创新“加速度”

8月5日下午,光明区科学城展厅内,一场光明重点片区“智库+总设计师”专家研讨会上,围绕光明科学城如何高质量开发建设,专家们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

离展厅不到十分钟车程,光明区新湖街道永创路一侧是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的火热建设现场。自从2019年1月25日,脑解析和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个大科学装置配套土建工程项目正式动工建设以来,这里就呈现出一派只争朝夕的建设景象。该项目用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为大科学实验装置及操作平台,以及科研办公、会议等相关配套设施。五栋大楼有望今年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只是火热建设中的光明科学城一个缩影。据了解,光明科学城核心区今年的建设项目已有6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了1400亿元。

光明科学城是粤港澳大湾区一大批重大创新载体拔地而起的其中代表,是深圳这座城市对原始创新动能的渴求。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渐涉及核心技术研发,再到近几年加速推进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发展,深圳遵循的是从“E(engineering,工程)——T(technology,技术)——S(science,科学)”路径。201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光明区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群,建设光明科学城,就是为了给这条发展之路装上“加速器”。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平台载体建设上全面发力。除了在建项目,还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如精准医学影像设施,将建设人体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平台、人体多模态医学成像平台及其他设施。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落户,形成交叉融合的创新链条。2020年6月18日上午,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光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也已明确落户光明。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光明科学城大数据中心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正加紧完善项目方案。光明科学城内还布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两所研究型大学。

航向已经锚定,光明全区上下发扬特区敢闯敢拼精神,创造了一个个新深圳速度:22天完成科学城启动区1.82平方公里土地整备签约,25天完成光明中心区楼村片区2.3平方公里土地整备签约,26天完成大科学装置核心区(公明辖区)3.05平方公里土地整备签约……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