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系列报道 > 

系列报道

点亮光明40人丨江建平:芳华献农场 此生付光明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0-08-25 23:48

江建平年轻时的工作照,资料图片。

深圳新闻网2020年8月25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刘洳鑫 通讯员 刘株明)“我记得是1963年8月,那年我刚满18岁,走出校门......”74岁的江建平,高高的个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身素净,深情回忆起当年的岁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间,广州、汕头等地的数千名热血青年,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原光明农场,用汗水和青春浇灌着异乡的土地,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奋斗故事。

江建平,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

江建平出生于广州花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1963年,刚结束高考的她,跟300多个学生一起,以学校为单位,来到光明农场的广阔天地。

从繁华的都市到偏僻的农场,江建平要过的第一道关,是住宿关。“当时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个用茅草搭起来的大茅棚。”同来的知青,住在一间茅棚里,每人只有1米左右的空间,集体打大通铺。

“一刮台风,茅棚就漏水,下大雨后棚里进水能有十几厘米深。我们收工回来一看,进水的茅棚里到处飘着我们的木屐,那时橡胶鞋还是奢侈品,穿不上。”江建平回忆道。

秋冬季节则是另一番“折磨”:有黄蜂、蛇躲在厚厚的茅草里做窝取暖,平日里听着黄蜂的嗡嗡声,冷不丁还会有蛇掉下来,把熟睡中的人吓得半死。

到农场后的第二年,知青们犁空地,打泥砖,建宿舍,才逐渐告别那段艰苦的茅棚岁月。

第二道关是饮食关。“当时坐着大货车到光明的,那时接我们的车上就有很多大冬瓜,我一开始还很疑惑,后来才知道那些就是我们的‘口粮’。”江建平说,当时的伙食没有一丁点油水,一天三顿都是煮稀粥,地里常见的红薯也没有,盐水煮冬瓜一吃就是大半年。

后来农场组织知青们开荒种地,江建平作为班长,每天领着大家挖地、种菜、施肥。读书时基本没干过农活的她,一开始连十几斤的肥料都担不了,“第一次挑牛粪时摇摇晃晃,肩膀痛得很,后来慢慢就习惯了,最厉害时,100多斤我也能担起。”江建平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说。

知青们最艰苦的工作,当属农忙插秧,特别是“双抢”——抢割完第一季水稻,马上抢种第二季水稻,一忙就是两个多月。劳动强度大,他们经常靠摘些生果充饥。

早出晚归的务农生活中,知青们互相照应,也学会了苦中作乐。

“心留在这里,人也留下来”

1975年左右,农场知青开始分批返城,江建平也得到了回广州的机会,当时她已经收拾好了行李。不曾想,人生这趟列车来了一个转弯。

“农机厂的书记希望我留下,我想着,光明需要自己,就留下来。”说起40多年前那个关涉一生的决定,她有点云淡风轻。

在农场的岁月里,她和光明当地的工人、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算我当时离开,我的心还是留在光明的。我的青春在这里,事业也在这里,不觉得苦。”她说。

1982年入党后,江建平先后在光明农场宣传科、妇联、党委办从事党建工作。1995年,辛劳大半辈子后退休了,可她却一点没闲下来,积极动员和组织社区老年人,组建了秧歌队、太极拳队和木兰拳队,多次参加省市全民健身比赛。去年和前年,她带领的木兰拳队,还获得全市比赛的第一名。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各小区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江建平不顾自己74岁高龄,主动请缨上阵。女儿劝她留在家里,但江建平却信心满满地说,自己身体还硬朗着。

从2月份开始,江建平每天为社区有需要的10余户老人送午餐,这份志愿工作一做就是半年,风雨无阻。

从青葱到白头,从年少到古稀,江建平和数千名知青,把奉献和奋斗留在了光明,也把余光余热撒在了光明。

而那段农场记忆,早已融入知青们的血液当中,成为他们生命最纯正、亮丽的底色。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