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系列报道 > 

系列报道

玉塘办事处退休职工陈昌云:一颗痴心,守望乡土光明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0-09-02 15:32

陈昌云

深圳新闻网2020年9月2日讯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李婧 通讯员 谭广淼/文 曾千芷/图)61岁的陈昌云依然专注于文化工作。初次见面时,他拿出一本随身携带的《玉塘》杂志,不紧不慢地翻看,娓娓而谈,言谈举止中透着儒雅之气。

“职业与理想汇合,我是何其幸运,所以总是想用心去做。”提起激情燃烧的过往,陈昌云的眼里,闪烁着亮光。

筑梦深圳,投身光明文化

“从小就喜欢文学,但家里人不太理解,是深圳的开放、包容给了我平台。”陈昌云说,是光明,帮他燃起了作家梦,走上了文学路。

陈昌云于1982年退伍后,在老家广西北海当过几年教师。1993年,而立之年的他,怀揣着一颗文学梦来到深圳。没想到,在这里一落脚就是28年。

初到深圳,陈昌云凭着文学功底和一腔热血,进入了原公明文化站(现公明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工作。公明文化长廊,是他的第一阵地。“一个月出一次的长廊报由我包办,从组稿、排版到抄写、设计,全部手写、手画,工作起来,有种废寝忘食的状态。”

按期更新、保质保量的公明文化长廊,逐渐成为了公明的一张文化名片。除此之外,渐渐熟悉当地人文的陈昌云,也从事起了新闻采写和报道工作。

人必有痴,而后有成。2002年9月,他和同事们一手“培育”的“孩子”——《公明文化》杂志创刊了。作为一本双月刊杂志,《公明文化》刊载了本土群众和来深建设者创作的一篇篇诗歌、散文、小说佳作。从此,公明人有了全新的文化阵地。

踏访山水,“打捞”光明非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来深建设者从五湖四海而来,机床的轰鸣声盖过了民谣歌声,本土风俗和各种外来的“烟火气”相互碰撞、交融……

在公明,有关陈仙姑救苦扶贫、挽救生灵的感人故事,传承了百余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这些民间文化弥足珍贵。陈昌云开始遍访乡贤、老人,经多方考究,整理出《陈仙姑的故事》,并申报成为深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除了申遗、保护陈仙姑祠,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一直想编一个属于本地人的粤剧,陈仙姑的故事是创作素材的不二之选。于是,我们在2009年成立了编剧组,花了3个月的时间,把剧本完成,将陈仙姑‘搬’上了粤剧舞台。”

深圳的前身是宝安县,据史书记载,6000多年前,这里便有了刀耕火种的人群,也形成了缤纷多彩的自然村落人文历史。在陈昌云看来,城市化进程中,这些村落文化的印记,同样非常宝贵。

“这些东西是这里的乡音、乡愁,是根脉,得留住。”2015年,陈昌云担起公明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工作,搜集记录了一系列村落民俗文化印记。他还撰写了《探索村落历史人文的保护和利用》等论文20多篇,呼吁传统村落保护和城市化建设协调发展,让人们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也能回望故园。

情系群文,守望光明“晨光”

陈昌云在公明的群众文化领域上耕耘了20多年。因为热爱文化事业,他一直坚守初衷,做一些在别人看来平凡,在自己看来闪光的工作。

2016年8月,原光明新区行政区划调整。陈昌云被分配到新设的玉塘办事处,工作依然是在群众文化岗位上。

作为一名“老光明”,他深知文化文艺工作要有凝聚人、鼓舞人的阵地,于是又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挖掘专长人才,成立光明新区首个办事处一级的文艺协会,创办了文化交流刊物《玉塘》,并推动玉律醒狮舞申报了非遗。

“走过了春与秋,穿越了雷与电……我还是在守望,直到天边闪现了晨光。”在一首短诗中,陈昌云这样写道。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