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街道新闻 > 

街道新闻

薯田埔社区:“福”字道路遍社区 居民越走越幸福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0-10-22 15:28

薯田埔社区有力推进垃圾分类,图为督导员协助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深圳新闻网2020年10月22日讯 沿松白路进入薯田埔社区,门口有一块大牌坊,正面写着“薯田埔”,背面写着“德福庄”。据本地人介绍,薯田埔是俗称,德福庄是雅称。走进社区内,有福庄路、福华路、福南路、福泰路、福前路、福康路……在这片居民聚集的区域,几乎每条道路都是以“福”字开头,寄寓着福泽万代的美好愿景。

福南路和福华路的交叉口,差不多就是薯田埔社区的中心。站在十字路口,举目四望,以往楼与楼之间密集的“蜘蛛网”早已消失不见,干净笔直的沥青路上,行人往来穿梭,路面车辆按照划定位置有序停放,就连小街背巷里的电动车也极少出现乱停放现象,隔不远就可以看见设计时尚显眼的垃圾分类收集点,还有随处可见的文明公益宣传广告,整个城中村环境让人感觉非常舒适。“随着强基惠民工程、城中村综合整治工程的推进和完成,尤其是在基层综合治理改革不断深化后,社区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增强。”薯田埔社区党委书记麦启洪说。

全力推进城中村综合整治

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晨光绚丽,秋风飒爽。

从薯田埔社区牌坊门口走进社区,“薯田埔社区欢迎您”“创建文明社区,建设美好家园”“和谐之家”的公益标识和景观雕塑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受到这里是一个文明、包容、和谐的家园。“这两年社区变化特别大,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出门就有地铁,旁边就是公园,在这里生活非常舒适、幸福。”居民段先生在薯田埔社区工作生活了十余年,他对社区的点滴变化都很关注。

据了解,薯田埔社区遵循“先易后难,分期推进”原则,用两年多的时间,全力推进薯田埔村和正龙新村综合治理。整治片区面积约17.08万平方米,涉及楼房531栋,受益居民约4.2万人。综合整治包括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和生活污水等12项治理任务。经过整治后,片区基本实现视频门禁全覆盖,信息数据接入公安共享平台,有效提升治安管控能力;消防安全治理加强责任管理,设置38个市政消火栓,建立微型消防站,组建消防员团队,制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和制度;用电安全治理实现秒表到户,漏电保护安装率100%;燃气安全治理已实现全面进村,正积极开展入户工作;食品安全治理已符合标准;“三线”全面下地,楼栋间的“蜘蛛网”销声匿迹;整治乱摆卖、清洁建筑立面、拆除不规范广告牌,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干净、整洁、有序;完善城村中雨污管网建设、排水管网接驳和供水管网改造,生活污水治理初见成效;村道路面摊铺沥青,道路合理划线,新增停车位并升级亮化灯光照明。

“我从小在这个地方长大,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城中村综合治理等工程的有力推进,促使社区环境面貌大幅提升、道路交通越来越便利、治安环境越来越好,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便利。作为社区党委负责人,我感到十分欣慰。”麦启洪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带领队伍巩固城中村综合治理成果,深化基层综合治理改革,带给居民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造后的福南路整洁有序。

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 

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社区党委领导力的提升,是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以及其他一切工作得以高效推进的根本保障。这一点,在近两年体现得尤其突出。”麦启洪表示,从“政企分离”,到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治理改革,社区党委力量得到了空前增强,管理效能和服务效能立竿见影。就拿城中村综合整治工程来讲,涉及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网格中心、诉求服务等,哪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不行,而社区党委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使得各相关部门能够紧紧团结在一起,攻坚克难,全心全意为辖区居民谋幸福。

据介绍,薯田埔社区面积约为3.0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93人),企业有337家。2019年2月28日,薯田埔作为马田街道首批基层综合治理改革试点社区,将街道驻社区的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网格中心、计生服务、劳动监察、劳动保障等管理资源服务下沉,并增设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在基层综合治理改革试点工作中,薯田埔社区始终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党组织在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建成“社区-片区-网格-楼栋”四级联动、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创新设立“党建责任区”,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机制下,社区力量更加集中、管理队伍实现有机整合、管理效能显著提升、治理链条明显缩短、党群服务渐成体系,形成领导指挥有力、权力责任明确、管理服务高效的治理格局。

“如今,我们社区干部队伍有了核心凝聚力,网格安监立巡立改,诉求服务及时高效,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相比以前大大提升了。”麦启洪表示,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后,社区上报治理通事件同比明显减少,辖区出租屋小作坊、麻将馆全“清零”,出租屋实行分级管理并用上“智能身份证”,群众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六乱一超”现象大幅减少,社区市容环境极大得到改善,治安环境明显向好,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垃圾分类试点敢于“破冰” 

整体回收利用率近四成

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夯实了社区的“硬件”。在物质文明提升的同时,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光明区首个垃圾分类试点社区,薯田埔勇于“破冰”,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新路径。

薯田埔社区按照“市里统筹、区里组织、街道实施、社区落实、企业协助”的五位一体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垃圾分类工作长效机制。统筹股份公司、物业管理单位、执法队、网格员、安巡员、环卫工人、楼栋长、义工和热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岗前培训,形成社区主导、创建宣导、撤桶引导、投放督导、巡检教导、收运疏导、执法训导“1+6”工作模式。社区率先将原有100个垃圾点撤并为18个垃圾分类点,实现9类场所垃圾分类全覆盖,安排工作人员定时定点督导居民分类投放和引导工作,同时通过“签协议”的方式,促使城中村餐饮门店、果蔬店、市场等厨余垃圾实现全量回收。此外,在城中村、小区、工业园区等场所,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垃圾分类亲子趣味游戏、主题党日等活动,广泛使用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利用防疫期围合管理优势派发宣传资料,结合消防安全夜查行动上门入户,督导居民从源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全民垃圾分类氛围,让垃圾分类成为深圳人的新风尚。

据了解,目前薯田埔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总量约42吨/日,厨余分类量约11吨/日,分流分类总量约16.5吨/日,人均每天分类厨余垃圾约0.21公斤,整体回收利用率达38%,成为全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为接下来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余魏巍 陈晓新 文/图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