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民生 > 

民生

如何巧用暗示赶走学生赛前焦虑?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0-11-12 11:00

深圳新闻网2020年11月12日讯 赛前焦虑,又称竞赛焦虑,是和比赛有关的焦虑状态。赛前焦虑是学生在对遇到比赛前的刺激而无法应对的痛苦反应,它对学生身心构成威胁,引起学生的焦虑。适当的焦虑可以把比赛压力变成动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超常发挥自身水平并积极克服比赛中遇到的困难;但是过度的赛前焦虑会引起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一些身体的不适,导致学生在比赛中发挥失常等。

一般来说学生的赛前焦虑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内因,即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低下,抗压能力小。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没有受过太大的困难挫折的洗礼;再加上他们的社会阅历少,没法突破自身的认知的限制去排解焦虑的情绪,对于竞赛,过分关注比赛结果而给自己造成了焦虑。另一方面是外因,就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里接受教育,他们的观念、思想意识受家长、老师等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学生的这种要求会间接把他们的心理压力过渡给学生,加重他们对比赛的焦虑。

赛前焦虑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他们产生焦虑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的不自信,内心出现了否定自己能力的声音,让自己开始惧怕、甚至逃避做一件事。所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帮助他们走出惧怕失败的阴影。

心理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它是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主要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

自我暗示是指透过五种感官元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给予自己心理暗示或刺激。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多让他们想起自己是如何取得好成绩的,多跟自己说“我能行”。

他人暗示,简而言之就是他人对个体进行的思想灌输。弗洛伊德将个体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与生俱来,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往往受潜意识支配,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遵循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超我”遵循道德原则,用以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心理暗示提供了机会。

由此可见,心理暗示可以认为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和老师在学生赛前多说鼓励的话,营造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

长圳学校 邓永才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李婧]
上一条: 木墩河,它真的醒来了……
下一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