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光明新闻 > 

光明新闻

光明为提升群众幸福感 提供了哪些优质公共服务?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12-11 17:15

2020年新改扩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深圳实验光明学校等5所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1040个;中山七院二期3200张床位和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医院续建(二期)〕600张床位顺利开工;目前共有各类公共住房项目46个;全方位改善道路出行环境;公园由行政区成立以前的147个增至现在的260个……一个个沉甸甸的数据,是光明区对“幸福光明”的有力回答。2020年12月10日上午,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以“幸福光明”为主题的专场新闻发布会,就群众密切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交通、公园建设等内容邀请区相关部门介绍情况。

光明区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区域定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聚焦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着力补齐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一流城市环境。

教育通过“内培外引”取得跨越式发展

借力世界一流科学城的重要契机,光明区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光明实际的“内培外引”的路子,教育资源持续扩容优化,取得了跨越式超常规发展。

打造“幼有善育”新样板。光明区现有幼儿园87所,其中公办园48所,普惠性民办园29所。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数占总数的92.86%,圆满完成了公办园建设任务。

开创“学有优教”新局面。光明区现有中小学校共计41所。其中公办28所,民办13所,在校生约8.4万人。光明区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建设保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有学上”和“上好学”的问题。2020年,新改扩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深圳实验光明学校等5所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1040个。今年光明区提供小学一年级学位11722个,初中一年级学位7741个。光明区还树立“学有优教”新品牌。2020年3月份,光明区与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签订协议建设一所高端高中——中科院深理工附属实验高级中学,这所学校将于明年开学;9月份,深圳市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8月24日启用;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开建。

打造光明教育创新型人才共同体。光明区先后引进名校长9名、名师13名。秋季赴外招聘2021年应届毕业生214人,其中博士、硕士192人,占比高达89.7%;成立光明区教师发展中心,实施“薪火·PICK UP名师工程”。

同时,为世界一流科学城做好教育服务,满足各类人才子女就读需求,光明区还加快高端国际化学校建设。目前,光明区已确定引入博实乐教育集团打造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明湖国际学校。

医疗中山七院二期加快推进

在光明区光侨路一侧,有一座正在建设的民生工程——市中医院光明院区,2000张床位正在加快建设中。光明区还有一批卫生健康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如中山七院二期3200张床位和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医院续建(二期)〕600张床位顺利开工;国科大深圳医院新院区(区人民医院新院)1500张床位完成设计定标工作,设计方案不断完善;到“十四五”末期,光明区床位总数预计将达到10450张,千人床位数约为11.5张(按常住人口90.8万计算),不断优化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除了高端医疗资源的跃升,光明区还不断优化基层医疗,夯实基石。今年以来,光明区新增社康中心3家,目前全区已达到45家社康中心,覆盖全区6个街道31个社区,形成了“15分钟医疗服务圈”,有效解决居民就近就医问题。

光明区在奋力打造深圳北部医疗卫生高地的道路上,意识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引进医疗卫生人才。光明区卫生人才政策分高端、骨干、紧缺三类人才,补助标准5万—350万元,细分每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待遇,政策中的人才扶持措施包括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同时鼓励人才向基层社康下沉,强基层,促健康,引进和认定的人才为辖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住房优先满足光明科学城人才用房需求

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如火如荼,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正加速集聚。

2020年,《光明区人才住房配租管理办法》通过区委常委会审议后已经正式印发实施,办法聚焦于光明科学城建设和招商引资需要,优先满足光明科学城科研团队和重点落户企业等人才用房需求,并首次正式将港澳台及外籍人才纳入人才安居体系。另外,针对高层次人才,化“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实行分类申报、评分排序、房源划块制度,为打造人才高地提供充足的政策扶持。目前,光明区已初步构建形成以公租房为基本、人才住房为重点、产业配套宿舍为特色、安居型商品房为补充的住房体系。

目前,光明区共有各类公共住房项目46个,房源约6.35万套,其中已建成项目19个,房源约2.12万套,在建项目27个,房源约4.22万套。近年来,光明区大力推进各类公共住房规划建设工作,其中2019年全区开工筹集约10247套,超额150%完成年度安居工程任务,安居工程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在保证筹集量的同时,光明区着力提升住房供给品质,两房及以上面积户型占比超过80%,为全市安居工程提供了有效供给。

“保障房绝不能成低端房”,光明区利用新组建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工程设计事务中心的专业优势,严把设计审查关,目前已为130多个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提供可行性意见3800余条,优化了住房位置布局、户型配比、平面布置等设计内容;在工程质量方面,转变验收工作机制,对新建公共住房项目从“抽样验收”转变为“逐套验收”,使每一套公共住房都成为让居民满意的放心工程。

交通全方位改善道路出行环境

交通也是市民关切的民生热点。通过开展道路白改黑、慢行系统提升、桥梁刷新等专项工作,光明区全方位改善道路出行环境,打造舒适高效交通。

光明区开展的道路白改黑三年行动,改造内容包括罩面机动车道、修复破损路面、施划交通标线、更换路缘石和附属设施等,完善道路功能,打造舒适友好的可持续城市交通。第一批白改黑工程已对29条道路进行改造提升。第二批拟对田寮玉律、公明、马田、楼村圳美片区共27条道路进行提升,总长15.2km,计划投资2.2亿元。

为打造连贯、舒适的慢行系统,光明区对部分重点路段进行了慢行系统提升。投资1780万元对汇业路、凤举路进行慢行系统提升,开展重铺人行道、优化道路排水设施、新建自行车道、完善无障碍设施等工作,共计2km。提升过程中重视对材料的选择,既重视品质,又兼顾美观。通过优化路口边坡、完善车止石、更新标志标线等措施,改善提升松白路、光侨路等重点路段慢行系统。其中,松白路(光明大道—光侨路)已完成施工,光明大道—松白路、光侨路正在分别研究编制路口优化方案、慢行整治方案。

公园由147个增至260个

“光明有哪些特色公园呢?”在新闻发布会上,当这个问题被问到光明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时,该负责人马上列举了虹桥公园、凤举公园、大顶岭绿道公园、红花山公园四个特色公园,“虹桥公园建设有3.5公里的红色廊道,空中俯瞰,像一根红色飘带飘在绿色的森林当中,来这里,你既能感爱到置身天然氧吧的舒畅,又能体验到漫步树下的快乐。”

虹桥公园的美景是光明区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作成效的缩影。自2018年光明区成立以来,光明区依托“山水田林湖”的生态优势,着力做好山水文章,高品质新建了凤举公园、光照未来公园、左岸科技公园等113个公园,使光明区的公园由行政区成立以前的147个增至现在的260个。新增公园面积1030万平方米,使公园总面积达到203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8年的16.92平方米提升到现在的30.85平方米,大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提前并超额完成了深圳市政府要求的“千园之城”和“公园之区”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500米见绿、2公里进园、5公里到达森林公园”和“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总体目标。另外,光明区通过公园景观提升了工程的统筹和建设,提升红花山公园、东周公园、开明公园等23个公园。

“十四五”规划期间,光明区将开展楼村北、凤凰等11个片区全域景观提升,继续高品质推进公园之区建设。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光明区成立两周年。争当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第一艘“冲锋舟”的光明区,也正着力推动民生保障工作从“补齐欠账、全面覆盖”向“超前布局、提升品质”转变,加快打造“民生七优”样板区,让群众归属感更强、自豪感更高、幸福感更浓。

【记者】柳艳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