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系列报道 > 

系列报道

百年党史·光明足迹(七)| 向敌军开火!光明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4-27 15:05

开栏语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从1937年8月开始,日军接连不断地对广东城乡实行疯狂轰炸;1939年,日军攻占光明地域白花洞等地,群众的房屋被烧,财物、牲畜被抢,许多群众被杀害……日本侵略者对光明人民犯下的暴行,罄竹难书。

光明地域的抗日武装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羊台山抗日根据地建设和发展,与侵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百年回眸,正道沧桑;高峰遥看,路在脚下。今天,光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史志办、区党群服务中心、绿色光明网和宝安日报特别推出“百年党史·光明足迹”系列报道第七期《向敌军开火!光明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让我们穿越时空栈桥,追寻光明红色足迹,透过往昔峥嵘岁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弘扬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其转化成为我们赶超奔跑、追求卓越的强大精神力量。

救亡文艺宣传

激发抗战热潮

枪响划破宁静的乡村,炮弹从四面八方袭击白花洞等村,一时间,遍地瓦砾,屋毁人亡……日军在光明地域对人民财产进行肆意抢掠,对百姓进行残酷镇压,严重阻滞了光明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白花洞村。

为了动员民众参加抗日斗争,在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南委)的领导下,1937年11月,中共广州市工作委员会派共产党员王启光以“救亡呼声社国防前线工作队”的名义,带领10多人到宝安县开展统战工作和抗日宣传活动,后转战白花洞一带。12月,中共广州外县工作委员会派共产党员刘向东、黄木芬分别担任正、副团长,以“抗战教育实践社流动工作团”的名义,带领10多人到东莞、宝安交界的天堂围、观澜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工作团团员欧运联等人先后在白花洞及其他乡村举办民众夜校,开展抗日救亡文化教育活动,发动群众开展抗日宣传。

在民众夜校的宣传教育和影响下,白花洞等地人民积极张贴和派发宣传抗日标语和传单,爱国民主人士陈其艳在观澜墟内开设“时新书店”,公开出售《十年来中国的红军》《铁流》等书籍,以及茅盾、郑振铎、郁达夫等进步作家的著作,使光明及其周边地区人民从中受到进步观念的启发。1938年初,中共东莞中心支部委员张广业带领“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的一个政治工作队到宝安观澜、章阁一带,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人民群众深受鼓舞,爱国情绪更加高涨,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革命浪潮滚滚而来!

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建立

光明地域人民抗日斗争蓬勃兴起

1937年底,“抗战教育实践社流动工作团”转移到中山,副团长黄木芬则继续留在白花洞及观澜、龙华一带开展工作,发动组建党的抗日武装,在观澜墟成立了以开明绅士吴盛唐为副主任的“抗敌后援会”“青年抗日同志会”等民众抗日团体。1938年初,黄木芬争取到吴盛唐和曾红文等人支持,在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基础上,在观澜、龙华地区征集民间枪支,组织抗日自卫队等形式的民众抗日武装,为中共在宝安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白花洞革命烈士纪念碑。

12月下旬,在中共东宝边区工作委员会(东宝边区工委)的直接领导下,东宝惠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第二大队在与白花洞相邻的章阁村成立,共约200人,由黄木芬、蔡子培分别担任大队长。部队从民间搜集了国民党军队溃逃时丢下的一挺机枪和长短枪五六十支装备部队。黄木芬带领第一大队在白花洞及观澜、龙华一带进行抗日斗争,带动一批青年投身抗日,同时促进周边各地抗日自卫队、民兵、群众性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

中共东宝边区工作委员会旧址。

1941年初,王作尧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派出了一批民运工作队员到白花洞及观澜各村发动群众,建立各种抗日群众团体。1938年至1945年期间,白花洞及观澜地区相继成立了乡村两级的青抗会、妇抗会、农抗会、教师会、自卫队、民运队、基干民兵小分队等群众组织,以及交通站、游击策源地、“广源号”情报点等抗日救援组织,光明地域人民抗日斗争蓬勃兴起。

光明地区的抗日团体有了交通站、游击策源地、“广源号”情报点等抗日救援组织的保障,光明地区人民抗日斗争蓬勃兴起。图为游击队根据情报研究部署作战计划。

下一期,我们将带来党组织恢复扩大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敬请关注。

(绿色光明网记者林秋颖 光明融媒特约供稿员 郭焕 黄凯旋 张鑫海)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