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滚动图片 > 

滚动图片

核酸检测结果是怎样产生的?探访离病毒最近的“猎手”——核酸检测员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1-06-04 11:48

检验人员全身穿戴三级防护装备,全程在负压密闭的环境中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深圳新闻网2021年6月4日讯 负压密闭的工作环境、全身穿戴三级防护装备、5-6小时不能吃喝和上厕所、在最危险的“雷区”争分夺秒排雷……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被称作“病毒猎手”的幕后英雄——核酸检测员。

防控疫情的战场上,除了在前线负责疫苗接种、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为大家承担着风险,筑牢疫情防线,他们就是实验室里的核酸检测员。

为了尽快掌握病毒传播轨迹,切断感染链条,光明区迅速行动,连日开展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工作。一时间,核酸检测需求大幅增加。光明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承担约一半的区核酸检测任务;从5月26日至6月3日晚上23时,累计核酸检测总量34536份,最高峰一天测了8179份。这样的高效离不开前线采样人员有序的工作和市民的积极配合,也离不开专业检验人员不分昼夜的辛勤付出。

从核酸采样到出报告,当中经历了什么?6月2日,记者来到光明区疾控中心,按要求穿戴好防护装备,深入核酸检测实验室,零距离探访“病毒猎手”的工作环境,了解核酸检测的流程。

最关键的一步 以“绣花功夫”提取核酸

核酸提取是整个检测过程中最关键、最危险的一步。在核酸提取加样过程中,检验员需要手工将每一份样本精准零失误地滴入相应的微孔,堪比“绣花功夫”。实验过程需要在直径只有几毫米的加样孔中处理样本和试剂,检验员必须保持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大意。

5合1混采 提高检测效率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在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光明区采用的是5人一组进行混采,将5个人的采集拭子放到一个采集管中,检测结果为阴性时,混采样本均视为阴性,代表混检5人都是安全的;若测出阳性,会立即对该混采管的5位受试者进行单独检测、复核,确定阳性个体。据悉,混采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新冠核酸检测中广泛使用的筛查方法,对于提高整体筛查效率、尽快尽早发现阳性病例具有重要作用。

24小时不能停 他们精准“排雷”

“最近检测量激增,检验员每次进入检验室都要全神贯注工作5-6小时,期间不能吃东西、喝水、上厕所。”光明区疾控中心卫生检验部部长汪东篱介绍,近期检测量很大,检测员分3个班次,昼夜不停地工作,确保每份检测标本都能在24小时内出结果。

“虽然实验室的伙伴们加班加点、通宵达旦,但他们忙而有序,始终将精准检测放在首位,在实验室里,所有人都是‘病毒猎手’争分夺秒,精准侦察,全力以赴和大家一起战胜疫情。”汪东篱介绍,实验室是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之一,也是高风险岗位,因为样本采集大都是在白天完成,检测员为提高检测效率都是晚上加班连轴转,但他们没有抱怨,迎难而上。“时间即生命,把检测时间缩到最短,争取以最快时间检验出结果,这是我们的责任。”

虽身在“雷区” 但毫不畏惧

记者看到,检验人员在负压的实验室里,穿戴三级防护,就算开着空调也汗流浃背。“在负压环境,呼吸也会受影响,因此也特别消耗体力,但为了可以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我和同事们进实验室前尽量少吃饭、少喝水。”经验丰富的检验员李燕表示,“虽然在‘雷区’排雷,有很高的风险,但我们没有一个人害怕。”

“我们提取完所有样本才会离开样品制备室、脱下防护服。加上PCR扩增的时间,整个实验过程最长要十几个小时。”随着样本量不断增多,检验人员的工作量也不断加大,然而疾控中心的每一位战士都不会放松警惕,不管多累也不抱怨,昼夜不停地探寻病毒的“蛛丝马迹”,争取最短时间内准确出具检测报告,为临床一线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数据,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核酸检测结果是怎样产生的?

1检验室入口处,黄色生物危害标识非常醒目,进入这里,检测人员就是“病毒猎手”。

2送样专车送来的样本移交给收样人员,核对无误后放置在实验室的专门区域。

3准备好试剂耗材、穿戴好防护装备后,进行最关键的核酸提取环节。因为标本中可能存在新冠病毒,检验人员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样本处理及核酸提取。

4将提取好的核酸样本加入检测试剂、放入荧光PCR扩增仪进行核酸检测,最终的检验结果就正式出炉了。

5实验人员将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统计后,上传至核酸检测数据平台。市民即可在“粤康码”、“深i您”上查询到个人的检测结果。

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文/图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