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7-02 15:23
光明疾控提醒您
7月份,注意防范以下健康风险
一、新冠肺炎
最早在2020年10月于印度发现的B.1.617.2“德尔塔”变异毒株已传播至全球92个国家,正在慢慢成为全球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德尔塔”变异病毒继在广州引发本土疫情后,近日又在深圳、东莞引发本土疫情。
6月14日至6月23日深圳先后报告4名新冠肺炎病例,所感染的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与CA868国际航班输入的阳性病例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
“德尔塔”毒株具有传播力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对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传播力强。从广州本轮疫情的病例情况看,潜伏期或者传代间隔缩短,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加快。
病毒载量高。广州疫情中患者发病以后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而且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时间提前。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体内病毒载量越高,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延长。
可能存在免疫逃逸现象。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这个变异病毒可能有一定的免疫逃逸现象。但是,我国现有的疫苗仍对变异病毒有较好的效果。
【防控措施】
1、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根据最新实验结果,我们广泛接种的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毒株依然有效。从这次广东的疫情来看,确诊病例里面 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这表明接种以后对变异毒株仍然有免疫作用。同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肯定了疫苗的作用,表示如果我国疫苗接种率超过80%,就有机会把新冠疫情的危害降低到季节性流感的水平。
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早日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
(图片源自网络)
2、做好“防疫四件套”。尽管变异病毒的传播能力上有所增强,只要坚持落实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线、勤通风“防疫四件套”等防疫措施,肯定可以减少病毒传播。
3、少聚集。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欢宴喜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4、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新冠“十大症状”时,要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告知医生发病前14天旅居史及人员接触情况。尤其对于到过风险地区、场所的市民请主动检测。
二、儿童暑期安全
暑假来临,假期长,外出多,家长一定要注意孩童们的居家、外出安全。
【防控措施】
1、不独自或与他人结伴去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开放水域游泳、玩耍;即使会游泳也不擅自下水施救。
2、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攀爬马路中间的栏杆;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12周岁以下儿童不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乘车系好安全带,12周岁以下儿童不坐副驾驶。
3、出游必须有成人监护;不去太过拥挤的地方;按照规则使用娱乐器材或设备。
4、不在烈日下暴晒;不在室外剧烈运动;及时饮水。
5、不留12岁以下儿童独自在家。
三、预防职业性中暑
7月温度居高不下,是职业性中暑高发季节,企业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受到厂房建筑、通风设备、工艺过程和热源情况等影响,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气湿或热辐射等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就可能成为高温作业,引起中暑。
【防控措施】
(图片源自网络)
从技术方面:
1、合理设计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如钢水连铸、轧钢、铸造、搪瓷等的生产自动化,可使工人远离热源,同时减轻劳动强度。
热源的布置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
②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
③采用穿堂风 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④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
⑤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之间可设置隔墙(板),使热空气沿着隔墙上升,经过天窗排出,以免扩散到整个车间;
⑥热成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
2、隔热: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可以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其中水的比热大,能有效吸收辐射热。
3、通风降温:通过门窗、缝隙进行自然通风换气有一定效果,但高温车间仅仅靠这种方式往往不能满足降温需求,此时可采用机械通风来达到降温目的。
(图片源自网络)
4、温湿度调节系统:采用空调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的温度,对于存在开放式水缸、蒸汽阀门等热源,可采用抽湿系统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温度。
从保健方面:
1、高温作业工人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饮料的含盐量以0.15%-0.2%为宜。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在高温环境劳动时,能量消耗增加,故还应适当补充膳食总热量和维生素等。
2、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防止辐射热,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的工作服。特殊高温作业工人,如炉衬热修、清理钢包等工种,为防止强烈热辐射的作用,须佩戴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阻燃、通风的防热服,如喷涂金属(铜、银)的隔 热面罩、铝膜隔热服等。
3、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凡有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八级)以及癫痫疾病者属于高温作业禁忌证,不宜从事高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