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1-09-22 15:17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9月19日讯 (宝安日报记者 龙冠斌/文 卢正辉/图)在深圳西北部,一粒科学的“种子”正在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2018 年 9 月 19 日,深圳市光明区揭牌成立。三年来,光明区坚决扛起光明科学城建设的主体责任,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全面提升科学集中度显示度,推动创新引擎换代、发展动力换挡、城市能级提升,成为深圳发展势头最猛的板块之一,绘就了一幅高质量高颜值发展的新画卷。
奋楫新时代,光明区正在以赶超奔跑的奋斗姿态,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主阵地,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第一艘“冲锋舟”,努力为深圳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奉献精彩的光明篇章。
光明发展定位实现三级连跳
光明区发展日新月异,绘就一幅高质量高颜值新画卷。
初秋九月,地处南海之滨的深圳,骄阳似火。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
作为光明科学城规划落地的第一个土建项目,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建设一路“加速度”,总体进度已完成将近80%,具有科技味未来感的建筑群正在显露真容,其中核心建筑就是“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平台”两个大科学装置。
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矮的房屋和老旧工业厂房等,遍地荒草丛生,是光明区乃至深圳市最为偏远落后的地方之一。
时代用如椽巨笔在光明大地写下沧桑巨变。经历1979年的广东省华侨畜牧场、2002年的深圳市光明华侨农场(集团)公司、2007年的光明新区,时间来到2018年4月1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在光明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的重大部署。同年9月19日,光明行政区揭牌成立,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委以重任,赋予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光荣使命。
这是改变光明区前途命运的举棋落子、谋篇布局。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光明区坚持以一流规划为引领,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高起点搭建光明科学城规划的“四梁八柱”,推动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等,同时启动专项规划研究,基本完成科学装置谋划遴选布局研究等16个专题研究。
一系列重磅政策加持,光明区发展定位实现了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到“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三级连跳,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蓝图也更加清晰。
光明科学城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总体构建光明中心区、装置集聚区和产业转化区“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空间布局。
大科学装置集群规划面积 6 平方公里,重点建设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的世界级、稀缺性大科学装置。科教融合集群规划面积 4.1 平方公里,布局大科学装置和高水平大学,营造高端前沿、开拓创新的科学发展氛围。科技创新集群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布局科研机构、共享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设施,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试转化基地。
截至目前,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首批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推进,中山大学(深圳)一期基本建成,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落户,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正式签约落地。奋斗者的姿态永远向前。迈入“十四五”,光明区将按照“1+2+3+2”总体部署,以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总牵引,加快建设科学、城市、产业、生态四位一体,集中度显示度更趋显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深圳2.0升级版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