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2-01-12 11:00
环境优美的光明小镇。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月12日讯(宝安日报记者 杨曦)如果将光明科学城比作“城市大脑”,那光明中心区就是一颗强有力的“城市心脏”,将为科学城提供高质量配套供给。
在过去的一年里,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的正式出台,开启了中心区规划建设新篇章;新湖街道圆满完成年度土地整备任务,推动了光明中心区建设不断向前迈进。与此同时,随着光明区商业高速发展,城市综合配套日益完善,深圳北部中心核心商圈正在加速崛起。
明确法定规划依据
加快区域有序发展
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了解到,2021年3月,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编制阶段历经多轮深入讨论及修改,最终按照“深圳北部中心的中心”和“科学城的综合服务中心”的定位,全票通过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法定图则委员会审批。按照该法定规划,该片区8.18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用地,将被打造为居住、商业、商务办公及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复合的绿色宜居新城区。
据了解,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的编制坚持引导城市高质量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将“一心引领、一廊缝合、组团镶嵌、绿环萦绕”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一心”即光明中心区,位于大科学装置区、茅洲河、光明小镇、凤凰城的核心位置。以光明中心区为依托,将建设科学城的生活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区的商业、居住、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优势,为科学城提供优质服务。光明中心区也是北林中城南谷的“中城”,将被塑造成乐活城区,构建蓝绿交织、开放共享、活力多元的生活环境,营造历史文脉与生活环境相融的文化氛围。
在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方面,光明中心区以科学公园生态绿核以及由绿核延伸出的放射状绿色网络为生态本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贯彻TOD建设模式,形成“一核多心,环形放射”的空间结构。在公共设施配套方面,该片区内的市、区级公共设施主要在光明站周边集中布局。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则按照“15分钟生活圈”的标准安排在各社区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块,实现公共设施15分钟生活圈100%全覆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按照25万人标准进行配套。
在综合交通方面,片区内包含已运营轨道6号线、在建6号线支线及规划6号线支线南延线。远期在光明站预留中轴城际和深莞城际轨道线站位布局。法定图则提出要以建设深圳“绿色智慧交通示范区”为目标,通过人性化的交通组织、多层级的公交服务模式、完善的慢行系统等实施策略,形成以人为本的交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