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滚动图片 > 

滚动图片

白花社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2-01-21 11:06

image.png

白花社区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班。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月21日讯 (宝安日报记者 雷小林 通讯员 黄正西 吴少珍 周洁雅 陈焕欣 文/图)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开展的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认定结果向社会公示。经深圳市推荐、广东省审核、专家复核,光明区光明街道白花社区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是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区。

把就业政策落实到居民心坎上

被评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白花社区有何先进经验值得学习?昨天上午,白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工作站站长谢文杰告诉记者,白花社区以做好“六稳六保”“充分就业社区”为目标,以就业创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制度为准绳,依托一站式就业服务站为平台,把促进就业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抓好政策落实,切实把就业政策落实到居民的心坎上,推动辖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是重调研,摸清重点群体。落实由街道业务部门统筹,社区“一名委员+一名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一名兼职就业工作人员”负责的工作机制,全面摸底辖区各类群体就业情况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至今累计建立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台账367人,定期回访,实时更新群体就业情况、就业意愿、培训需求等信息,因人施策、分类帮扶。

二是广宣传,释放政策红利。通过“智慧社区”微家园平台,成立“就业服务团”,提供政策咨询,同时加大“光明就业网”平台宣传力度,发放宣传海报、折页2000余份,多渠道宣传就业创业政策,鼓励企业招录户籍失业人员。

三是强技能,免费培训提升。依托“民生微实事”项目,开展就业培训,重点推进“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累计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14场次,参加培训人员约450人次,为辖区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奠定基础。

四是建平台,解决供需矛盾。“党群便民服务周末大集市”提供义招服务,积极联系企业来摊招工、现招现面现录,共吸引54家企业提供1523个岗位。开展南粤春暖“稳岗留工”专项网络招聘会,浏览量达6000余次。建立岗位信息归集发布制度,深挖企业用工需求,提供精准匹配供需服务,累计收集岗位信息4652条,开展16场次招聘会。与辖区企业签订贫困劳动力等特殊群体《岗位储备协议》,认定1家企业为青年见习单位,协同企业力量建立长效输送机制,近三年已实现户籍高校毕业生100%就业。

image.png

“社企牵手 职等你来”白花社区大型公益就业招聘会活动现场。

“三突出”实现社区优质就业

作为全国充分就业先进社区,白花社区着力通过“三突出”,实现社区优质就业。

一是突出畅通机制,协同高效保障就业服务。区、街道及社区的就业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建立白花社区一站式就业服务站,构建由社区委员、专职协理员、兼职工作者组成的“1+1+1”工作机制,对人员定岗定责,打造“15分钟供需对接服务圈”;瞄准被纳入动态管理台账的367名重点人群,以“每月跟踪、定期慰问、就业培训、精准指导”服务模式,实现需就业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划拨近15万元专项经费,制定20项任务清单,保障就业服务快速落地落实。

二是突出党的引领,打造促进就业“红小二”。搭载“党群便民服务周末大集市”平台,推出党员带头就业“红小二”,面向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家庭等,通过“发放一份清单、提供一本手册、给予一次咨询、开展一次指导、制订一份计划、建立一个渠道”的“六个一”服务措施,实现社区就业年龄段人群“双百双零”优质就业(100%失业人员再就业、100%户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零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三是突出多措并举,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服务站+企业”联系群“开源助就”,与3家企业签订岗位储备协议,认定1家青年见习单位,建立包含4000余条岗位信息的资源库,形成助力就业的长效人员输送机制;以民生微实事为切入点“以培促就”,开展14场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课,提升就业人群就业创业技能;开展劳务协作、发放企业就业补贴“精准带就”,对接企业帮助89名脱贫人员稳定就业、29名田林籍务工人员圆就业梦。

彭育活女士告诉记者,她2018年底来到了光明街道白花社区白花洞居住。交流中,彭女士提到在她刚来到白花社区时“工作不好找”,后来,她参加了白花社区“粤菜师傅”中式面点培训、“粤菜师傅”潮式卤水职业技能考前培训,并考取了证书。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她在白花社区的交流群里获得关于就业、招聘方面的信息,彭女士决定前往招聘地点面试。目前,她在光明区百花实验学校食堂工作,主要负责老师用餐上菜工作,顺利实现就业。

促进各类群体高质量就业

白花社区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光明区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助力打造科学城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密不可分。

加强精准服务,促进各类群体高质量就业。一是精准服务就业重点群体。建立就业重点群体跟踪服务机制,服务失业登记人6485人、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367人,帮助3692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累计为6235名脱贫人员提供岗位推荐及政策宣讲等服务。举办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职业指导活动27场,帮助重点群体高效就业创业。推动新兴纺织公司获评省级示范性就业扶贫基地。二是充分发挥惠民政策红利。2021年累计发放自主创业、基层就业补贴、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惠民惠企补贴5771.5万元,惠及53038人次。

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一是广泛开展公益职业技能培训。结合企业、劳动者培训需求,开展“送培训进企业”“送培训进街道”公益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组织电工、美妆等技能培训1.44万人次,不断提升居民、企业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对在职人员开展适岗培训、以工代训,不断提升劳动者适岗、稳岗能力,2021年累计培训19.65万人次。三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筹划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技能培训基地、技能人才创业孵化空间等功能设施,将技工培育深入社区,为技能人才提供从培训到就业创业的全链条服务,项目已进入建设施工阶段。建成6家“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打造“家政+培训+就业+调解”服务模式。四是有效形成崇尚技能良好氛围。推出“技能光明”能工巧匠系列专访,发掘辖区高技能人才典型,围绕汽车维修、粤菜、钟表等技能制作5期人物宣传新闻产品,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突出技能在促进成长成才、解决就业、满足民生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