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2-07-01 18:13
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联合开展工作,推动群众诉求尽快得到解决。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7月1日讯 (宝安日报记者 王晓冬 通讯员 贾香香 韦正风 文/图)近年来,光明区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步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管理人口急剧增长、完善社会治理成为日益紧迫的现实课题。
光明区委政法委坚持党建引领、全周期管理、重心下沉、智慧赋能理念,创新打造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探索打造“七个强化”社区综合防疫体系,成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实践,得到中央政法委、国家信访局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2020年,光明区获评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第一名,2021年获评全国首届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
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需要一流的基层社会管理水平,也是每一位光明人共同的责任。目前,光明区正逐步建立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营造诉求疏导更加顺畅、便民服务更加高效、平安幸福更加凸显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党建促共建
三级党委联动画好共治“同心圆”
三级党委分级负责。光明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坚持党委统筹,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把基层治理纳入辖区发展战略体系,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平安稳定、队伍建设等一体布局、融合推进。区委高位统筹、改革创新,创建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统一领导体制,高规格出台“1+6”群众诉求服务工作方案,构建起“三级书记工程”,区委每月、街道每周、社区每天召开会商会,研究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以社区为主阵地。系统性提出“1+6+31+N”群众诉求服务体系,创建“社区发令、部门执行”机制,区信访联席办授权社区党委,对需要区、街道相关部门参与调处的矛盾纠纷,由社区党委发令,依托群众诉求服务平台,要求到现场调处,相当于社区党委行使了区委区政府的部分权力,真正做到以群众诉求“为令”,“闻令”而动。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疫情期间,全区组建起1.1万人规模的“党群战疫先锋队”,深度嵌入原有的基层治理体系,突出社区小区的一线主阵地作用,开展卡口查验、核酸检测、扫楼、送餐送物等服务工作,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到党组织,有困难能够依靠党组织,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基层的主心骨。
在线司法确认可以第一时间赋予调解结果法律效力。
强化全周期管理
促进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治理
如今,在光明区各个社区,楼宇门口、楼梯口都会看到非常醒目的群众诉求服务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在线反应诉求、报告情况。这是光明区“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第一时间受理诉求、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第一时间确认结果、第一时间反馈信息”的“五个一”矛盾化解机制的重要一环。
今年,光明区还专门针对8类重点领域信访问题频发的实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的通知》,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形成7个工作指引109条具体措施,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构建部门协同、政社同频、政企互动联动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
光明区不断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依托1.5万人的平安员队伍,进一步组建起人民建议征集员队伍,推动群众“金点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金钥匙”。邀请120余名社区“五老人员”等群众代表公开评议信访诉求。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发挥律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优势。目前,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治理格局正植根光明,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