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2-07-01 19:03
光明人才安居公司建设项目现场。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7月1日讯 (宝安日报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陈昊云 文/图)光明湖上日升日落,茅洲河水奔流不息,这里是一片朝气蓬勃的发展热土。与此番图景交相辉映的是,住房项目工地上,工人们加紧浇筑钢筋混凝土地梁、砌筑砖墙,伴随着搅拌机和装载机的轰鸣声,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热闹场景。近年来,光明区民生事业大步向前,住房保障持续加强,高质量住房建设如火如荼,这其中,就有光明人才安居公司(以下简称“光明安居”)的奋斗身影。
自2017年建立以来,光明安居聚焦“多建房、快建房、建好房、管好房”四大使命,举旗定向坚持“双融双促”,坚守一线筑牢“防疫堡垒”,紧盯工程质量提升公共住房品质。截至目前,光明安居在建项目10个,总建面237万平方米,累计投资总额达192亿元,筹集公共住房约2.3万套,约占全区公共住房筹集量的60%,连续5年超额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为光明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提供安居保障。
强根固魂 “党建+”模式实现“双融双促”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光明安居将“强根固魂”作为立企之本、兴企之要、发展之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不断健全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三重一大”事项支委会前置研究,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流程,重点修、印公司支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事项清单等制度文件38项,确保公司政治方向、政策方向、行动方向始终与党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加强党建工作,最终落脚点在于为民服务。光明安居将党建与业务融合共通,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各项目建设“党史学习区”“防暑降温休息区”和“项目建设问计问需区”,组织工地党史展览、专题党史党课、红色观影、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安居澜庭项目建设过程中,光明安居通过“中大教职工开放日”等共建活动,针对高端人才居住需求,对项目外立面、园林景观、精装修及智能化等多个专业进行了优化,节省成本约1200万元,真正做到问需于民、提质增效。
党员组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党建进一线工地”宣讲安全生产知识……光明安居不断促进“党建+安全”深度融合,多措并举筑牢安全责任堡垒,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公司安居瑾华庭项目和安居萃云阁项目分别获得2021年度上半年和下半年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简称“双优工地”)称号;安居鸣鹿苑项目获评2021年上半年广东省“双优工地”、2021年下半年深圳市“双优工地”。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光明安居坚持“双融双促双提升”,争创先进树立标杆,员工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汇聚起了强劲的“红色竞争力”,公司先后荣获市、区级“青年文明号”、市国资国企系统“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
安居澜庭项目效果图。
冲锋克难 “双胜利”展现国企实力与担当
疫情发生以来,光明安居人怀着“战必胜,干必成”的信心,以“对群众负责、和时间赛跑、与疫情决战”的冲锋姿态,破阻克难、实干担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实现“双胜利”。
党旗始终飘扬在抗疫一线。疫情期间,光明安居迅速集结“公司党员先锋队”“EPC单位党员先锋队”“职工志愿者”力量,严密构建“三位一体”防线,全面落实进场管理、场所消杀、应急准备等措施,制定“一项目一方案”,建立“一人一档”健康台账,开展复工前安全大检查,落实“两点一线”运转模式,认真落实工人及管理人员“白名单”制度,最终实现五个百分百(安全值守100%、封闭管控100%、人员检测100%、复工复产100%、消杀监测100%)。公司安居澜庭项目、凤桐苑项目分别成为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光明区首个复工复产的民生项目,2022年3月,安居澜庭项目成为光明区首个批准复工的建设项目。
在此过程中,光明安居还集中优势资源,多方筹集紧缺防疫物资,先后深入光明区多个街道捐赠各类防疫物资;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让光明“安居蓝”力量就地报到、驰援一线,迅速披上“志愿红”“天使白”,先后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超100人次;在全面加强公司及各项目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光明安居还积极响应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团委及共青团光明区委号召,迅速组织一支50余人的志愿团队开展服务助力防疫,并组织开展集体献血、慰问医护人员等活动,在防疫一线留下了光明安居人的身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国企责任担当。
光明人才安居公司高质量建设公共住房项目。
行稳致远 打造未来社区样板
人民住房为人民。光明人才安居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总建面超230万平方米的精细化、标准化安居工程全面提升辖区公共住房品质,以10个开工项目纵深扩大公共住房覆盖面,助力光明打造“住有宜居”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区。
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方能以质取胜,行稳致远。光明安居实行样板先行制度,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全年开展质量检查60余次,开展各项目材料抽检20余次;推行实测实量、数据上墙制度、“三检”制度,检查安全隐患3468条,隐患整改率达100%。2021年,光明安居共获得13次“安全生产示范工地”红榜称号。
绿水青山环绕、湿地花海遍布是光明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也提出,未来光明科学城将建设为一座“绿色智慧之城”。遵循这这一理念,光明安居在建项目均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展设计工作,绿建等级均为二级;坚持绿色施工理念,减少噪声、污水、废料、渣土,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在园林景观优化上,计划与院士专家开展建筑“近零排放”课题研究,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绿色、环保的新时代高品质社区,为光明的下一代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靓丽图景。
一流的科学城对未来社区新图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光明安居坚持融合科技赋能,助力高品质住房建设,积极推广标准化设计、装配式建筑运用,目前光明安居共有7个项目实施装配式建筑管理,装配式建筑评分均高于认定标准;建立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构件实时跟踪,不断修正、完善BIM模型,实现精益化建造。结合地理优势,光明安居项目致力于打造未来社区样板,其中,安居澜庭项目通过品质提升,从园林景观、户内精装和智能化等专业设计综合体现高端人才定制和科学家元素;安居鸣鹿苑项目依托大型公交枢纽及地铁站点,深化设计服务国际人才功能,探索打造TOD美好人才街区核心;安居瑾华庭、嘉禧苑项目,结合周边业态打造住有宜居、人才乐居的“人才社区”。
茅洲河畔,科学城中,光明安居人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指日可待的是,“住有宜居”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与之相伴的则是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者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不断攀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