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光明新闻 > 

光明新闻

“村城共创·烟火光明”社区有机更新专家会议举行 融合专家与实践者智慧 助推城中村更新升级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2-07-10 12:12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7月10日讯 (见习记者 晏仔怡)7月9日上午9:00,光明区“村城共创·烟火光明”——社区有机更新专家会议,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深圳市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光明区副区长彭颖、谭权参加此次会议。

时值盛夏时节,“风暖人间草木香”,在光明区开展的这次会议,以“村城共创·烟火光明”为主题,集结了城市规划、建筑文化、历史保护、景观环境等各方面的专家智慧,让业内学者和实践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社区营造和文化再生的方式方法,探讨如何在未来城市更新过程中挖掘城中村自身的价值。

城中村,是深圳特有的一种城市和农村结合的形式,很难想象,在深圳这样一个用县域大小面积创造了省级经济体量的经济特区,竟然有1000多个城中村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光明区这个区域中就有110个城中村,常住人口达到了82万余人,全区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中村。那么,如何让城中村变得更具人文气息,更为宜居,更具生机与活力,成为光明区乃至深圳市的一张独特名片,成为了本次会议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在会上,光明区副区长彭颖围绕主题,从“村城”“共创”“烟火”以及“光明”这四个关键词出发,向在场人员简要介绍光明区。同时,彭颖也提出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如何从社区有序更新的角度来进行学术思辨,如何通过居民共创的实践来形成参与式的治理。她希望让学术引领实践,再从实践路径中去总结出有光明特色的营造机制,让实践反哺学术。

同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朱荣远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以及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三人围绕着城中村再生与文化保护都在会上做了报告说明。

朱荣远在会上提出:“城中村这一‘异物’所带来的就是城市化过程当中的‘潮间带’,是一个生机特别蓬勃,兼容性特别强的一个空间。它不应该是一个被歧视的地方,它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社区。它有自己的社会组织,有自己的公共服务的方式,它的所谓的一个非正规其实是一个很有意义的。”

董卫针对城中村的文化保护提出:“村落历史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过去是、将来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应该单独孤立地看待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问题,而是应当将其置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转型的大格局中加以理解和应对。”

张宇星则将城中村改造和艺术联系起来,说道:“我希望能够以‘城市策展’这样一个线索,改善深圳城中村的生活环境,通过空间微改造、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现场展览、社区营造等一系列综合性的城市实践行动,用较低的成本,在短时间内去创造出一种日常生活和日常民办当代艺术相融合的这样一个产业。”

再者,为了建设高品质、高水平、高颜值的光明区,会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刘悦来和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合伙人张亚津围绕社区更新与景观共治这一主题,也发表了演讲。

刘悦来在演讲中提到,让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让社区居民自己做自己的规划。他说:“激活社区的边角空间,不是说某一个艺术家或者某一个机构去做,是市民自主的一种行动。这个是我们认为在消费主义时代,人民要使自己从一个被动的或者被服务的消费者身份中得以解放出来,成为公共空间的重中之重。”

同时,张亚津在渐进性城市更新中提到两个观点。第一是要重视历史街区的人居的本体价值,包括它的园区价值和底层价值。第二则是要做到旧城区中的共享服务和环境提升。

在本轮的城中村的治理过程中,有了这些专家学者的建议和经验,光明将会做的更好。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