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2-08-09 11:28
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效果图。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9日讯 (宝安日报记者 杨曦)草长莺飞、白鹭沙洲、鱼翔浅底、水波荡漾……沿着碧道前行,微风拂面,一步一景,茅洲河光明段是群众亲水、乐水的好去处。
近日,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举行开工仪式,美丽的茅洲河畔将再添好风光,这颗耀眼的“艺术明珠”串联起山水人文,外观灵动舒展、开放通透,功能融汇“书、文、艺、体”,将成为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六点六线”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周边居民对高品质文体公共空间的需求。
功能强大:优化片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
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位于公明街道上村社区。该项目由南往北,北侧正对茅洲河景观生态轴线,毗邻上村生态公园,总用地面积为1.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3万平方米。作为光明区十大文体设施之一,它以文化艺术、全民健身为主题,项目功能以满足群众文体设施需求、优化片区文体设施布局为导向,融合图书、文化、艺术、体育四大功能,与不远处的红花山体育中心联动互补。
项目的设计愿景是“文化锚点、社交舞台、城市链接、共享开放”,以“两轴一带”的规划结构从功能上高效集约组织图书、艺术、文化、体育功能空间,形成面向城市的文化活力轴,同时在首层充分释放活动场地,形成连续的公共活动带。
其中,图书馆定位中型公共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儿童阅览、青少年阅览、一般阅览及视障阅览等功能齐全,并设艺术工作室。文化中心以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及培训功能为主,设350座小剧场,为儿童剧、脱口秀、先锋实验剧等提供专业场地。体育馆部分重点发展多功能综合文体馆等,并设1个泳池及笼式足球场。
设计灵感:“绿之叶”拥抱自然拥抱城市
现代城市的文化建筑旨在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公共环境,同时也是一个承载和唤醒人们记忆的地方,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形体和肌理。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项目设计充分考虑公明北部中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发展策略,并结合光明科学城及茅洲河创想活力走廊的空间规划,在优化城市风貌上,同样担任重要角色。
从建筑效果图中可以看到,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绵延起伏的天际线宛如山丘与海浪,在灵动的幕墙和“表皮肌理”的烘托下,犹如新开的绿叶、绽放的花蕊,为城市增添浪漫色彩。据了解,基于茅洲河光明段优质的自然风貌,项目充分考虑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设计灵感取自茅洲河水草丰茂的自然意向,以“河畔的一片绿叶”为设计概念。建筑造型提取“绿叶”的曲线之美,大量采用与周边环境、自然肌理相近的曲线造型,呼应场地独特的自然特征。将建筑视为自然、生长、生命的延续,并以流动、舒展、开放、友好的姿态展现在市民面前。
建筑立面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茅洲河波光粼粼、水影清浅的自然意向,强调与周围山水自然的关联,展现生命的力量感、细腻的运动感、流畅的线条感。设计采用明快的浅色调,以玻璃的块面结合外部的银灰色格栅线条为主,结合流畅的形体曲线一体化设计,塑造韵律流转、动感通透及轻盈细腻的肌理,将建筑内部功能及半室外空间柔和地包裹起来,形成通透、半通透层次错落交替的视觉感受,精准表现一座公共建筑应有的姿态。
组织架构:廊桥扶梯屋顶花园布设灵活
结合场地形状及建设规模,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通过功能分区、公共空间划分、廊桥链接、形体和视角优化等递进处理,项目充分考虑大空间的层叠关系,辅以桁架结构穿插其中,灵活布局组合建筑空间。
建筑的多层平台之间由公共大扶梯串联,共同构成一个立体的24小时开放的街区公园,解决了市民工作之余的文化、体育、服务三大需求。建筑内部空间也同样延续了灵动、流畅的形态,市民可以从建筑的三个入口分别进入体育馆、文化中心,三个场馆在首层呈现开放、通透的关系。建筑内部各个功能区域通过二层平台、廊桥及屋顶花园紧密连接,共同构成丰富的室内外流线与公共空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