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2-08-23 11:22
小院士们还参观了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3日讯(宝安日报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何斌/文 记者 卢正辉/图)近期,为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科技创新教育特色示范区,结合光明少年科学院建设和小院士培养计划,在市教科院光明分院组织下,光明少年科学院19名小院士与8位科创导师一同前往贵州省开展科学考察(天文/地质专项研学课程)。
本次天文/地质专项研学课程地点覆盖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台址),凯里化石生物群寒武纪地层第三统第五阶金钉子(苗岭统乌溜阶)等科研殿堂、国之重器、野外科研台站,通过参观体验、专家讲座、互动交流、实验操作等方式开阔小院士视野、激发小院士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期间,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小院士们观看了5D电影,了解贵州沧海桑田的变迁几起几落、古生物的诞生与演化,以及当代贵州的人文风貌、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特征,解锁新奇知识,丰富体验。在科研工作者的引领下,小院士们还参观了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了解天眼的结构特点及创新之处,区分射电望远镜与光学望远镜,思考“中国天眼”可能在宇宙观测的哪些方面获得新的发现或成果。参观学习之后,小院士们听取了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原现场办公室副主任李奇生高级工程师的报告《中国天眼探秘》。
小院士解锁新奇知识。
在之后的学习中,小院士们遵从天文学发展历程,从光学观测和摄影的基础学起,使用光学望远镜。在镜头下,孩子们看到了浩瀚的宇宙,科创导师将自己内心对天文的认知融入到讲解之中,通过直接与星空接触,带领孩子们感受宇宙的浩瀚无边。此外,大家动手参与天眼模型的搭建,直观且生动地了解天眼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据悉,天文学不仅是孩子探索物理世界的主要入口之一,而且很有可能成为伴随其一生的科技人文底色。离开“中国天眼”,师生一行在古生物专家的带领下现场研究寒武纪生物化石。
真实的月球是什么样的呢?月球是怎么形成演化的?月球上的土壤是什么样的?月球上能建立基地吗?带着等等这些问题,孩子们来到了天体化学的起源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中心,一起听了欧阳自远院士团队中的骨干科学家于雯博士作的“漫话月亮:神话与现实”主题科普报告,并进行了“触摸天上的星星,探寻神秘的冰冻星球”的科学实验。实验现场气氛活跃,孩子们思维敏捷,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学家们的引导下,带着问题,观察实验现象,最后总结阐述自己通过实验获得的结论。
小院士们用光学望远镜看到浩瀚的宇宙。
“通过这样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性学习,孩子们对于这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产生了疑问。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的路会越走越宽,探索会越来越远。”市教科院光明分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