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系列报道 > 

新湖街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区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3-01-12 13:10

参会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1月12日讯 (光明新闻记者 王晓冬/文 卢正辉 李立治/图)1月11日下午,新湖街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一致认为,区政府工作报告完整呈现了光明区过去几年的成就,也客观分析了短板和不足,清晰地描绘了发展蓝图,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实现路径。交流过程中,报告中的“科学、产业、城市、民生”“四链融合”“1+2+3+4”成为热门话题,“科技含量”依旧是新湖的“地方特色”。

科学与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科研人士,区政协委员张未卿对报告中“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总目标和总龙头、总牵引”的提法,尤为关注。张未卿表示,要关注科学对产业的牵引作用,也应运用机制和政策手段,促进产业需求倒逼科学研究。建议多组织企业和学界开展交流碰撞,促进科学和产业双向奔赴。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区人大代表王颖表示,与福田、南山等先发区域相比,金融业还是光明的短板。建议抓紧建设与科学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金融配套体系,串好“资金链”。区政协委员张琳则透露,2023年,光明区政府编制预算的重点将倾向于产业发展,加大保障力度。

区人大代表冷雪松表示,科技服务业是产学研融合的有力抓手,报告中也重点提及。建议将就科技服务业涉及的具体内容,如技术成果评估、创业指导、项目落地等,给出更详实的方案。

“搞科研经济,要用好外脑和内脑。”区人大代表何晓军建议,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咨询队伍,为政府决策当智囊,为企业发展画方向。

区政协委员王卫星表示,报告中多次提到光明云谷片区,作为参与建设的一员深感荣幸。建议加快专业产业园区政策的认定,同时配套相关服务,加快落定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产业聚集。

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

区人大代表何裕隆表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中大七院与光明同频发展,是光明科学城建设的缩影。中大七院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疫情期间承担了很重要的防控任务,也在全国率先建起“板房医院”。目前,作为最直接的民生配套,中大七院离“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标准还有很大空间,未来将持续提升医疗水平和收治能力,更好地服务光明人,希望得到区委区政府的更多指导和支持。

“来光明27年,早些年最怕生病,一生病就要跑很远看医生。”区人大代表李楚乔表示,光明区这几年各方面配套迅速完善,在光明发展越来越有信心。李楚乔建议,光明区有279个公园,有200多公里的绿道、碧道等,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态资源,开展大型文体活动,吸引更多人才的目光。

“对企业和人才的服务,要覆盖更加全面,不应只盯‘高端’。”区人大代表朱喆认为,除了高新企业、科研机构,其他上下游中小企业对完善片区产业结构也非常重要。要根据产业链企业、人才特点,提供与之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配套服务。

区人大代表姚婷婷表示,人才来到科学城,主要是为了事业和工作。人才在科学城生活,更关心民生领域的配套。除了医疗、教育等基础配套,与高层次人才相匹配的文化产品也要得到满足。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