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3-03-31 14:17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31日讯 (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冒荣荣)春暖花开,又到了水痘的高发期。根据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监测——今年的水痘可能来得比去年“猛”。近日,广东疾控发布,今年广东水痘发病将有所上升,聚集性或暴发性疫情可能增多;今年4-6月将出现一个小高峰,聚集性疫情集中在4-5月和11-12月,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是主要发生场所。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在全年均可发生,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肢体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儿童和青少年容易感染发病。
常见部位躯干、头面部皮疹密集,四肢皮疹稀疏。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水泡、结痂,为“四世同堂”表现。
得了水痘会怎么样?
水痘患者在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出皮疹顺序:胸部→腹部→背部和头皮→面部和四肢。
发病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处常伴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为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水痘痊愈一般需要2-3周时间。
该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但它并非儿童和青少年“专利”,且成人一旦感染,高烧、头痛、呕吐、周身不适等症状比儿童严重,病程也要比儿童长一些。
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水痘的潜伏期一般是接触病毒后的14-16天(范围在10-24天)。
人是怎么感染水痘的?
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传播:
①直接接触,接触水痘患者飞沫、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水疱液,或呼吸道分泌物的空气传播;
②间接接触,接触新近被感染者水泡和粘膜分泌物污染的物品。
水痘患者出疹前1-2天至所有皮损结痂期间均具有传染性。
如何预防水痘?
1.早预防打疫苗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健康状况允许,易感人群应接种水痘疫苗。
2.少聚集不接触
流行高发季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中串门,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3.讲卫生多通风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保持房间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对患者的用品采用日晒或煮沸等方式消毒。
孩子得了水痘,家长该怎么办?
自家孩子得了水痘应主动隔离,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或居家隔离治疗至全部疱疹结痂。
隔离期间不去上学,且避免前往游乐场、培训机构等公共场所。复课时,遵循校医建议,经校医查验并许可后再回班级上课。
如果您的孩子没有完成2针的水痘疫苗接种,记得及时补种:
第1剂:12月龄-24月龄儿童。
第2剂:4岁-6岁儿童。
未完成2剂者,建议补齐2剂(≤14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3个月,≥15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4周)。
如何护理?
1.注意消毒隔离
一旦感染水痘,须马上隔离,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为干痂。
在此期间,患者的衣物、被褥、洗漱用品等都要实施暴晒或煮沸等消毒处理。接触患者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及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前后要洗手,所有治疗用品要做到“一用一消毒”。
2.发热护理
体温≤39℃可多饮水,物理降温为主,按时监测体温。体温>39℃的患者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可酌情予退热药物降温,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酒精擦拭,避免使用激素。注意保持室内适宜温度18-20℃,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皮肤护理
从出疹到结痂前期间不宜洗澡。对于较大水泡局部消毒后无菌抽取泡液再用药。水泡破溃处避免沾水,皮肤瘙痒难忍时可适当予炉甘石外涂。水痘可自行结痂脱落,切勿搔抓抠皮,避免留疤。注意保持床单清洁,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手揉眼睛引起病毒性角膜炎。
4.饮食护理
可进食软、烂、易吸收、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禁食生冷、海鲜、酸辣食物,禁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