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光明区居民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来源:光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时间:2023-04-18 14:30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中国居民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慢性疾病如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等,现已成为中国人群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辖区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光明区开展了社区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与监测工作,并据此形成《深圳市光明区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主要结果摘录如下:

一、死因监测

2022年光明区常住人口1115696人,死亡936例,期望寿命85.44岁。总人群死亡率83.89/10万,死亡率相较于2021年的66.28/10万,上升了26.57%。

2022年光明区死因前五位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

二、 主要慢性病发病患病情况

(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情况

2022年监测数据显示,全年共报告心脑血管疾病2229例,发病率199.79/10万,相较于2021年的185.61/10万,发病率升高了7.64%。

2022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217例,死亡率19.45/10万。相较于2021年的27.30/10万,死亡率下降了40.36%。

(二)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

2022年全区常住人口恶性肿瘤发生1814例,发病率为162.59/10万,相较于2021年的123.07/10万,提高了32.11%。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依次是甲状腺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结直肠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

2022年全区恶性肿瘤病例死亡177例,死亡率为15.86/10万,相较于2021年的15.06/10万,提高了5.3%。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恶性肿瘤,结直肠恶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鼻咽恶性肿瘤。

(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

根据2018年开展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20.8%,知晓率39%;糖尿病患病率5.6%,知晓率50%;血脂异常患病率37.50%。

三、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

(一)吸烟饮酒因素

2018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中,居民吸烟率为 27.90%。2022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组织开展的成人烟草结果使用调查显示:光明区18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为14.99%,成人吸烟率4年降低46.27%。调查人群饮酒率45.8%,有害饮酒率为1.09%(有害饮酒指日均酒精摄入量男性≥61克、女性≥41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如饮酒,每日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强调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

(二)膳食因素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光明区居民每日食盐平均摄入量7.71克,每日食用油平均摄入量32.78克,盐、油摄入水平相较于2015年开展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结果,分别下降了10.97%和13.89%,但仍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5克和25-30克。

(三)体力活动因素

2018年调查显示调查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为40.01%,《2022年光明区国民体质测定结果公报》显示每周参加3次以上锻炼的成年人占42.9%,相较于2018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7.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应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同时应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四、整体结论及防控建议

(一)整体结论

辖区总人群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恶性肿瘤发病率、恶性肿瘤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提示慢性病目前仍是我区重要的疾病负担。随着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吸烟、饮酒等主要危害因素得到一定遏制,油、盐使用量亦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仍是居民健康主要挑战。另外,运动量不足得到一定改善,但仍需强化。

(二)防控建议

广大居民履行健康第一负责人职责,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践行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拒绝烟酒,实现健康群建群享。政府各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落实辖区高危人群干预策略,加强重点慢性病人健康服务与管理;充分利用各类示范创建平台,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

[编辑:邓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