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学子“走进科学城”夏令营精彩开营

发布时间:2023-08-08 14:40 来源: 宝安日报

学生们来到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开展研学。

深圳新闻网2023年8月8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方淑贞 谢婷婷/文 记者 李立治 卢正辉/图“有些超乎我的想象,无论是虹桥公园里的珍稀动植物,还是科学家专注做实验的样子,都是平时没接触过的。这次夏令营,让我们从多个方面重新认识了光明区和光明科学城。”光明区楼村小学六(6)班吴逸瑶同学说。

8月7日,光明学子“走进科学城”夏令营开营,首批4组共200余名小学生一起踏上“科普之旅”,在老师及家长义工的带领下,分批走进深圳湾实验室、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研学,体验光明区科学、生态、城市之美,在山水田园里邂逅光明科学城的“诗与远方”。

本周接下来几天,光明学子“走进科学城”夏令营精彩继续。面向全区公办初中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的“探索之旅”和面向全区公办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科普之旅”将交替进行,千余学子共同把“品质研学”进行到底!

学生们参观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

零距离感受科学前沿

在深圳湾实验室,讲解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展厅和科学仪器设备间等地,并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深圳湾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科研团队、仪器设备等情况。同学们在此零距离感受科学前沿,切身了解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作为光明科学城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之一,深圳湾实验室重点研究肿瘤、代谢与心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已汇聚100多支高水平科研团队,发表论文上千篇,申请专利超200件。其成果引来了同学们的惊叹。

“以前只在电视和书本上看到科学家,今天亲眼看到了科学家专注做实验的样子,一下子感觉科学就在我的身边,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长圳学校五(1)班黄哲鑫同学说。

深圳湾实验室正在引领更多源头创新,而位于茅洲河畔的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也在以“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为出发点,通过“楼上楼下+左邻右里”的融合创新模式,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将光明科学城打造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增光添彩。

“大脑生长开始减速的年龄是24岁”“脂肪占大脑干重的比例为60%”……在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同学们参加脑科学科普实训,积极与脑科学家互动,学习与脑科学有关的知识。脑科学家告诉同学们,大家正处在大脑生长的关键期,要多吃高蛋白食品,促进大脑发育。

另外,同学们在参观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展厅的同时,跟着讲师的专业讲解,深入了解脑科学领域的重要进展、重大成果以及先进技术,共同体验脑科学前沿科技和视觉互动装置。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五(4)班凌文昊同学说,通过参观、体验和实训,了解到“脑宇宙”蕴藏着很多奥秘,也懂得了更多有关成长的科学知识,非常有意义。

学生们在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开展研学。

为光明精彩蝶变自豪

如果说深圳湾实验室和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平台代表了光明科学城的远方,那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则是光明科学城诗意的具现。

走进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同学们观看了首部记录光明区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纪录片《一切万物 皆放光明》和“森林发现·光明自然之美——影像保护自然”摄影展,并参观了自然生态展览馆等地,深入感受光明科学城生态之美,了解生活在光明科学城的珍稀动植物,比如豹猫、仙八色鸫、假苹等。

“以前也来过虹桥公园观光休闲,但没有到过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没想到虹桥公园不仅是网红打卡点,还有这么多的珍稀动植物,它们与我们一起生活在光明科学城,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光明勤诚达学校五(2)班林子然同学说。

学生们对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展出的视错觉感到惊讶。

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是光明科学城生态文明的一个展示窗口,如果想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光明科学城,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也是必去的网红打卡点。

“老师能不能晚一点走啊,我们还想要再看看”“原来以前光明是农场,现在变化太大了”……在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同学们体验了裸眼3D、全息影像、飞翔影院等新奇有趣的现代化展示技术,了解光明科学城的科技主题和未来主题等,发现光明的精彩蝶变。

一场美好的“科普之旅”,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据了解,光明区教育局除为参与夏令营的学生制作研学背包、帽子及研学手册等物品以外,还提供午餐午休学校用地以及出行车辆保障。

全程参与“科普之旅”的家长义工陈妈妈说,这次夏令营准备周到,各个研学基地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午餐午休也有充分保障,孩子们非常开心,中午吃完饭甚至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全程都在期待。

学生们在深圳湾实验室参加研学活动。

[编辑:谢燕丽]
上一条: 光明区人民检察院调研组参观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下一条: 中科实验教育集团宝滨小学今秋开门迎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