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秋玲老师在指导学生做作业。
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7日讯 (光明新闻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古惠嘉/文 记者 卢正辉/图)“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快速成长起来、努力学习,赶超奔跑,不断反思与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回报光明教育!”从深圳大学毕业后,曾秋玲选择回到母校任教,十年时间里,她潜心研学,始终心系每一位学生,很快脱颖而出,从一名教坛新秀成长为光明区小学数学名师。今年9月,曾秋玲老师获评2023年深圳市“优秀教师”。
快速成长
专注于研究学习
201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虽然还有其他选择,但曾秋玲果断回到长圳学校任教,“我是2003届长圳小学(长圳学校前身)毕业生,回来以后和曾经的老师并肩作战,始终心怀感恩,一刻也不敢放松。”
入职第二年,曾秋玲老师积极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先后承担区级10节现场研讨课,在专家引领下,通过高质量的课堂初建、重建,站稳讲台。学校组织小学数学科组跟岗宝安区教研员高雅老师,作为跟岗组长,她开展了13次跟岗研修活动,举行“同上一节课”活动、外校学校交流学习和线上讲座等活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专注于研究学习,曾秋玲还承担了市级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有趣的推理》、潮州市博雅学校同课异构《认识角》等教研活动,并积极参加光明区各项教师技能比赛,先后荣获“光明杯”教师比赛一等奖、“新苗杯”二等奖、命题比赛二等奖、说课比赛三等奖等。
曾秋玲不仅在教学上崭露头角,在班主任岗位上也是成长飞快。5年的班主任工作,一到课间,她就“宅”在教室里面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同学关系,师生之间互相成就,所带班级获得光明区“先进中队”等荣誉,她也获得了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教好数学
形成了自己风格
“所有的研究和荣誉都是为了学生的课堂而努力拼搏。”参加研训、比赛等等这些磨砺,让曾秋玲老成为行家里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曾秋玲每一堂课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生成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她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比如,在二年级“角的大小”一课中,她提供吸管让学生动手制作“角”,观察“角”的特征,学生都觉得很有趣,兴致勃勃地去学。
充分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是曾秋玲数学课堂的另一大特色。“我会让学生写出思考的思路,把无形的思维化为可视的算式或图表。”她在课堂上专门抽出时间,鼓励学生探索新知识或做巩固练习,并及时批阅学生的练习本,查看孩子的思考过程。
最后,落实作业订正。“作业不在数量,而在质量。”曾秋玲说。她在数学知训的封面特意做了作业登记表,方便检查孩子们的订正情况,每周的数学延时服务时间,她逐个查看孩子的订正作业情况,直至完全订正后,再打个勾在旁标注。
曾秋玲说,学生每次都订正好后,自己会在学期末给予奖励。后来实际工作发现,部分学生的订正热情不够,为了激发他们的订正热情,知训练习每十页只要均订正了,学生就可以找她换一份小礼物。
辐射引领
凝聚奋进的力量
2021年,曾秋玲被评为光明区基础教育系统“薪火·PICK UP名师工程”小学数学名师,她坚持把精力放在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科组发展上,努力发挥名师辐射引领作用。
“我也是科组骨干教师引领成长的,所以深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节省很多无用功,也希望自己能帮助青年教师少走些弯路,高效教书育人。”曾秋玲说,她申报了光明区名师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案例研究》,带动科组骨干力量和青年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论,整理、总结教学经验,此课题研究在中期评审中获得考核优秀。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知道同事张老师进入了区中小学教师命题比赛决赛时,曾秋玲先让张老师把命题思路做了简单的PPT,再组织科组教师统一指导,由骨干教师对命题思路提修改意见,青年教师在旁学习,一起进步……
曾秋玲说,名师引领,更多的是在活动过程中陪伴青年教师共同完成任务,在过程中给予鼓励并给予专业支持。有一次,同事刘老师参加跨校同课异构活动,为了让刘老师更好地理解课堂,曾秋玲亲身示范,展示课堂的处理方式,课后再次共同研讨。最终,刘老师在跨校同课异构活动中的表现特别好。
“十年时间,我一直扎扎实实备课、上课,努力承担各项工作,励志成为优秀教师。下一个十年,我会继续赶超奔跑,矢志教书育人,不负学生,不负家长,不负光明教育。”曾秋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