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心有所向 行方致远 为学生自主长远发展奠基

发布时间:2024-01-18 10:50 来源: 宝安日报

▲光明区东周小学举行秋季运动会。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18日讯 光明新闻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明媛 罗明辉 谢婷婷/文 记者 卢正辉/图“受益良多,意犹未尽。”近期,来自广东汕头、阳江以及山东青岛等地的教育考察团,密集来到光明区东周小学参观交流,这是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一句话。

而这并非虚词。2017年结对帮扶以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定安镇中心校依托光明区东周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对校园文化、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重新规划设计,推动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实现全方位突破,先后荣获广西百色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百色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二等奖等荣誉。

走向先行示范,光明区东周小学正在成为光明区教育的重要展示窗口——无论是对外输出光明区教育理念、提升光明区教育影响力,还是对内赋能师生高质量发展,闯出内涵式发展之路,均拿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数据也最有说服力。

最近几年,光明区东周小学先后荣获全国第二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广东省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劳动教育示范校等4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荣誉称号,学生在科技创新、体育、艺术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000余人次。

走向先行示范,光明区东周小学正在成为光明区教育推动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排头兵——去年9月,以光明区东周小学为牵头校的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揭牌成立,这是光明区首个小学教育集团。首批成员校光明区玉成小学(暂定名)已经立项筹建,办学规模为24个班,可提供1080个学位。

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将传承牵头校办学经验,在“向远教育”办学特色的引领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向远明师”培养范式,完善“科学·人文”课程体系,擦亮科技创新教育品牌等,协同共进打造贯通生态,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推动“五育融通”,为学生的自主发展、长远发展奠基。

走向先行示范,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扬帆起航,步伐铿锵。

▲光明区东周小学学子快乐奔跑。

从农场子弟学校起步

闯出内涵式发展之路,追求高品质办学的先行示范

去年,光明区东周小学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走进新校园,处处给人“大和美”的感受:教室空间大、楼层走廊空间大、活动空间大、功能室空间大,红花绿树处处可见。

难以想象,38年前,作为光明农场子弟学校的东周小学开办之初,学校还处处都是泥巴地,连一个简单的校门都没有。低起点的办学条件,并没有困扰到一代代东周小学人,他们挑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一路开拓耕耘,逐渐完善校园文化体系,与时俱进构建生命课堂,打造科技教育特色,推动办学形态转型。

在生生不息的传承中,光明区东周小学不断演绎精彩、书写新篇。特别是近年来,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何维泉带领下,光明区东周小学追求高品质办学的先行示范,全面掀起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光明本土教育品牌。

光明区东周小学明确树立在传承中发展的创新意识,积极践行“尊重·激励·成长”的办学核心价值,秉承“厚德自远”校训精神,着眼于培养自立、求真、创新的新时代好儿童,进行一系列基于当下、指向未来、“五育融通”、彰显个性、师生共进的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完善师生在校生活体验,营造出适合每个孩子自然、茁壮生长的教育生态。

由此,光明区东周小学闯出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取得了井喷式的办学成果——涌现出深圳市“十佳校长”、光明区“年度教师”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学生拿下1000多次个人荣誉,学校荣获4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荣誉称号……

这份厚实的成绩单,也为光明区东周小学开启集团化办学新征程积淀了充分的自信。通过在传承中发展光明区东周小学办学经验,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凝练出了“向远教育”办学特色,核心内涵为“心有所向,行方致远”。

其中,“心有所向”是希望每名师生都拥有梦想,有理想信念和长远目标,并愿意按自己的目标投入行动;“行方致远”是指提供的教育要为学生的自主发展、长远发展奠基。

围绕“向远教育”办学特色,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基于牵头校教育教学资源,已经在教师培养、课程架构、办学特色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推动牵头校与成员校协同共进,写好集团化办学的奋进之笔。

▲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

积极培养“向远明师”

打好“引培管育”组合拳,名优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去年11月,光明区2023年“光明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结果揭晓,光明区东周小学25位教师参评,其中有19位教师获奖,获奖比例将近八成。

将视野放到近三年,光明区东周小学教师在市、区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等各项竞赛中先后有184人次获奖。教师频频获奖的背后,是光明区东周小学打好“引培管育”组合拳结出的硕果。

光明区东周小学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近三年先后从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全国双一流高校引进50余名优秀毕业生。如今全校教师平均年龄约32岁,平均教龄在6年以上,中青年骨干教师是主力,他们既有经验,又活力十足。

人才引进来,更要培养好。光明区东周小学做好教师发展顶层设计,搭建“名师引领、青蓝工程、对外交流、校本研修、课题研究”五大平台,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立体机制和资源网络,引领全体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水平。

数学老师侯志芬,在师傅的指导下快速成长为光明区小学数学名师,昔日的“徒弟”变成了“师傅”,她通过学校“青蓝工程”和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又培养了10多名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数学学科组的骨干。

光明区东周小学“青蓝工程”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了积极的“内循环”,青年教师在师傅的带领下成长,成为名师后又反哺新一批青年教师,让学校源源不断地“自我造血”。

另外,光明区东周小学还邀请市内外专家、名师担任授课导师,以一个学年为研修周期,通过科学整合优质资源,帮助青年教师系统构建教学科研与班级管理的基本体系;定期举办教师读书分享会和读书沙龙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

在管理方面,光明区东周小学实施全过程民主管理,坚持管理评价就是服务,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评价制度体系,多年来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

这些正能量源源不断注入,光明区东周小学打造出了一支德能双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名优教师队伍——全校专任教师170人,中高级职称教师70余人,其中深圳市名班主任和光明区名师、名班主任18人,光明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21人,10余位教师获省市荣誉称号。

总结教师培养经验,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正在构建“向远明师”培养范式,着力培养“身明”“眼明”“心明”的“向远明师”,为办好教育集团提供基础性支撑。

光明区东周小学科创中心。

深入落实“五育并举”

实施多元课程育人,全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

近几年,光明区东周小学足球队在区级以上竞赛中屡获冠军,武术和定向越野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这些都是光明区东周小学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

作为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是全面育人、全面发展的根基所在。光明区东周小学聚焦育人目标和核心素养,实施多元课程育人,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学段贯通、“五育融通”的“科学·人文”课程体系,注重科学价值与人文情怀,追求生命价值与全面发展,塑造完善人格与魅力个性,倡导生态和谐与整体幸福。

“‘科学·人文’课程体系从横向上,围绕课程目标,设置了奠基生命、拓宽生命、激发生命和绽放生命四大课程群;纵向上,按课程类型分设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三大类课程。”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主要负责人、东周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何维泉说。

比如,光明区东周小学的“1+N”劳动教育课程,包括1个基础课程和N个拓展课程,融合科学、音乐、美术、语文等学科的知识,链接劳动认知、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创意等劳动素养,让学生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接受完整的劳动教育。

基于“科学·人文”课程体系,光明区东周小学依托社团活动开发了一系列拓展课程、探究课程。

目前,光明区东周小学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结合教师专业特长和办学特色分学段开设了科创、人工智能、艺术(音乐、美术、舞蹈)、体育(游泳、传统武术)、文学、劳动实践等多个门类的社团87个,为不同个性的孩子提供不同的课程,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生活,光明区东周小学以多彩校园活动作为载体,从学生成长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坚持每年办好科技节、体育节、书香节、艺术节“四大节”,开展好开学礼、入学礼、毕业礼“三大礼”,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育人。

在“科学·人文”课程体系引领下,各学科深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语文学科开展经典诵读,数学学科开展速算训练,英语学科引入自然拼读法等,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特色以及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开启新征程,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将完善“科学·人文”课程体系,以多元课程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引领更多孩子走上多元成才的星光大道。

▲光明区东周小学坚持以科技教育课程的普及为抓手,推动科技教育环境化、科普教育学科化、科创活动常态化。

打造科学城教育特色

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素质,放大办学品牌示范效应

去年,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上,光明区东周小学学子屡屡获奖——在2023年美国匹兹堡IDUSA国际发明展线上评审中以2金1银的成绩并列全国小学组第一,在第75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拿下青少年组1金1银……

如何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称的高品质教育?无疑,科技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光明区东周小学秉承“科技·生态·幸福”光明教育理念,将科学基因融入办学治校各个方面,厚植科技教育沃土,做到科技教育全员化、科普教育学科化、科创活动常态化,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全面提升创新素质,打造科学城教育特色。

具体而言,光明区东周小学从科技教育阵地建设、师资配备、课程开发、举办科技活动等方面下足功夫,打造了“科创中心+AI劳动实践基地+科技文化广场”全方位的科创教育空间,采用“核心团队+全员参与+社会力量”的方式加强科技教育师资配备,构建项目式学习课程架构图,每年举办一届校园科技节、每学期开展一次科技参观活动、每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第二课堂等,推动科技教育蓬勃开展。

“科技教育的价值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主要负责人、光明区东周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何维泉说。

光明区东周小学每月开展一次科普问答活动,通过设立“东周小学版十万个为什么”科普信箱,鼓励孩子们发现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向科普信箱投稿,再定期收集、评选师生科学问题,形成问题集锦并录制解答视频,面向全校师生展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有一次和爸爸妈妈开车去商场,逛完以后找了好久没找到自己家的车。如何更快捷地找到车呢?”赵宇龙同学说。围绕这个问题,他在老师帮助下发明了作品《“寻车易”App系统》,在2023年美国匹兹堡IDUSA国际发明展线上评审中荣获金奖。

近年来,在科技教育方面,光明区东周小学先后荣获全国第二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2022-2026年)等数十项集体荣誉,师生有600多人次获得世界级、国家级以及省、市、区级奖励。

未来,光明区东周小学(集团)将继续擦亮科技教育招牌,放大办学品牌示范效应,为光明区争创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谢燕丽]
上一条: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将于上半年开业
下一条: 光明街道“四步走”推进春季征兵工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