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灿。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12日讯 (光明新闻记者 杨曦 文/图)去年,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顺利通过深圳市办学水平评估,得到“三超三高三充满”的总评价,即超大规模办学、超快速度办学、超重负荷办学,仍实现了高质量办学、高精准改革、高效率办事,成为一所师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充满情怀、充满希望、充满理想的品牌学校。
大家对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的认可没有辜负校长罗灿几年来的心血。这也更坚定了她当初“在光明科学城办一所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的目标和心愿。
发自内心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近年来,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因为“16个一”健康工程、精心设计的午休床、学校防脊柱侧弯书包和可调节课桌椅等频频出圈,贴心的设计无不透露对学生浓浓的关爱。“我要让学校的学生成为最幸福的学生,让学校的老师成为最幸福的老师,这就是我的愿望。”罗灿说。
据了解,包括外婆和母亲在内,罗灿的很多亲人都是老师,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她认为当教师很有价值感,早早就决心投身于教育事业。从教多年,她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语文教师逐渐成长为名教师、名校长,始终坚守一份初心。
“我享受做老师的感觉,喜欢待在学校里,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孩子们眼里的世界比大人的更加纯净、美好,自己的心灵也会不知不觉被他们净化,心态变得年轻。”罗灿表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有激情、对学生有感情,通过言传身教,不断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发现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今,在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学生在学校导师、大学导师、医生导师、学长导师、社会导师和同伴导师的陪伴下成长,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理学院、医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的教授们经常会来给学生上课。同学们还能到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附属第七医院、深圳湾实验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校长您辛苦了!”“校长,谢谢您让我家孩子在这么棒的学校上学!”在校外,罗灿经常能遇到热情的学生家长和她打招呼,其中很多是住在周边的村民。让老百姓感受到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罗灿认为再苦再累都值得。
用实干笃行去实现教育理想
2019年10月,罗灿调任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校长,当时学校还在基础建设阶段,她一到任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那时候这里只有两个大土坑,几十台塔吊、挖掘机轰隆作响,两个人面对面说话都要靠吼。我想,每一块砖,每一面墙,每一种颜色,每一个空间的打造……都应该为教学服务。”为了尽可能打造心中的理想学校,罗灿一天到晚戴着安全帽去工地,鞋子跑坏了6双。从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的设计,到办学理念的构思、课程体系的构建、校园文化的打造、招生招聘的开展等,她无一不亲力亲为。
“只争朝夕”这个词语就是罗灿近年来的真实写照。“办学初期,要操心的事情会比较多,一年想干十年的活,一天要当成十天来用。很多困难要想办法去解决,也有很多教育理想要去实现,要创新要突破,只有在践行的过程中,才会积攒教训,才会螺旋式上升成为经验。”作为创校校长,罗灿致力于学校治理体系创新,探索“政府+高校+医院”多元主体合作办学模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获得光明区五一劳动奖状、深圳教育先进单位、深圳年度最受关注新锐学校、深圳市教育改革创新最佳人气奖、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等奖项。
“光明生机勃勃,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投入到这种火热的建设和奋进的洪流中是非常幸运的事。”罗灿表示,自己想用实干笃行回答时间的叩问,遵循结果导向,根据长期规划制定年目标、月目标,每星期都有行动方案,不断让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向理想学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