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松在实验室调试设备。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8日讯 (光明新闻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梁光伟 刘宝珠 文/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特殊环境物质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光明科学城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常务总师、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光明科学城技能菁英……多重身份给区二届人大代表冷雪松带来了多重责任。“我将充分发挥科技领域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在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履职,为促进科学城建设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冷雪松看来,人大代表和科研人员这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相似、相通之处。
都要“接天线”
致力于社会发展
每逢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光明区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任务都是冷雪松重点关注的事项。闭会期间,冷雪松还系统地学习了国家、省、市、区等诸多与光明科学城建设相关的文件,逐一梳理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内容,进一步领会光明科学城的重要使命,为自己的履职找准方向。
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作为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大湾区在空间领域、海洋领域及核电领域的研究水平的提升,也将极大促进光明区在第三代半导体、航天用商用器件、医用同位素、海洋装备等领域的产业发展。一年多来,冷雪松带领技术团队完成了该装置的建设方案设计、关键指标确立、实施方案及计划固化,通过了政府所有前期报批,相关的选址、建安工程等也在同步推进。
“在这个推进过程中,人大代表的身份发挥了很大作用。”冷雪松表示,自己作为人大代表,与光明区各单位沟通协商十分顺畅,大大提高了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光明区对人大代表,尤其对科研领域的人大代表十分重视,让我们感觉到非常温暖,很有信心。”
都要“勤学习”
才能更好开展工作
虽然在高校任教多年,但作为人大代表,冷雪松还算是一名“新生”。他直言自己是第一次做人大代表,需要不断强化学习和实践能力。
除了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怎样当人大代表》等学习材料,冷雪松还用心学习了《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深入思考如何推动科学城的创新发展,如何落实条例中关于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政策等相关事项。
围绕学习和调研成果,他先后提出《关于大力发展具有光明科学城特色的科技服务业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强化光明科学城各科研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措施的建议》等建议,经区人大常委会转交区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助力光明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以知促行,学以致用。针对协力打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创新生态链,冷雪松带领自己的团队积极与光明区企业展开对接,在新材料研发、材料表面改性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目前,科研团队在市区各方的支持下,已在新永丰工业园、力缆科技园等地建设了科研实验场地进行技术研发。
都要“接地气”
尽责为人民服务
科研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服务国计民生,而作为人民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更是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必须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愿。
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调研中,冷雪松发现光明区很多社区学习室、阅读室等场地利用率不高。对此,他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社区智慧化图书馆建设的建议》,建议将社区现有阅读场地稍加改造,建设成更科技化、智慧化的小型图书馆,与光明区图书馆等众多大型科技文化场馆一并,形成布局更为全面、受众更加广泛、形式更为灵活的“光明文化新生态”,切实提升光明百姓的获得感。目前建议正在转交办理中。
“代表履职就像我们做科研,不能坐在办公室自以为是地确定研究方向,而是要去一线问需求。”每一件建议,每一次发声,都是冷雪松一次次深入基层参加视察调研、接待群众了解诉求、汇聚人民心声和智慧,最终凝结而出的成果。他经常与居民代表座谈,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倾听其他代表的意见。“这些活动都帮助我将履职工作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确保履职工作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群众、更有意义。”冷雪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