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方给社区居民义诊。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12日讯 (光明新闻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梁光伟 黄月娟 文/图)“随着现代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离不开久坐,而久坐易导致骨盆前倾,为维持直立行走的平衡,脊柱变形及圆肩、驼背、头前倾体态随之出现,脊柱侧弯、颈椎病等脊柱病随之而来,因此可以说骨盆前倾是脊柱病的‘始作俑者’,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骨盆前倾的防治妙招。”日前,光明区人大代表、深圳市中医院推拿(整脊)科主任林远方教授带领团队在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给50多名老师及近500名学生带来脊柱健康科普讲座,免费为学生提供脊柱侧弯精准筛查、诊断。像这样的讲座和义诊,林远方经常组织在社区、学校开展,将健康送到居民、学生身边。
每月组织一两次科普讲座和义诊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位于光明区光侨路与龙大高速交界处,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中医院院区,将于不久后开业,将为光明百姓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人们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优质中医药服务。作为深圳市中医院推拿(整脊)科学科带头人,林远方带领团队60余人用精湛中医整脊技术为百姓脊柱保驾护航,不用开刀,且没有后遗症。2023年,林远方成为深圳市唯一一个“广东好医生”荣誉获得者,他还曾荣获“深圳市优秀中医”“深圳市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者”等众多荣誉,同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全国中医整脊联盟主席。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巡回义诊,做脊柱健康“守门人”,这是他热爱的事业。“当选为人大代表后,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重了。”林远方表示。
此前,由于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尚未开业,林远方大多数时间在福田办公,自2023年当选为光明区第二届人大代表以来,他几乎每个月都会主动联系光明区街道、社区、学校,组织开展1-2场讲座和义诊,普及脊柱健康知识,免费为居民、教师、学生咨询、诊断,把推拿、正骨、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技术送到百姓身边,即使每次来回路上都要花差不多两个小时,他依然乐此不疲。
“我至今记得,当选代表的时候,我坐在会场,看到墙上有一句话,‘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林远方说,自己是光明区的人大代表,更要为光明区的人民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通过医疗活动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在调研中,林远方了解到,光明区2023年脊柱健康筛查总人数为101398人,其中姿态异常80965人,疑似侧弯4635人。在平时的义诊中,他也发现,青少年学生群体脊柱侧凸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林远方指出,筛查只是前端,有相关防治技术才是关键。他在原来学校就有组织筛查的情况下再次提出给学生义诊筛查,正是希望能将自己及团队所掌握的治疗脊柱侧弯的中医技术惠及孩子,突破“筛而无治”的困境。
聚焦这个问题,今年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林远方提出了《关于呵护光明区中小学生脊柱健康的建议》,呼吁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协力,加强对学生脊柱健康的重视。同时,在义诊中,他一旦发现青少年有脊柱健康问题,都会为家长留下详细的情况分析和治疗建议,如果学生去市中医院治疗,医院还会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尽量为孩子安排放学之后的时间,不耽误他们学习。
围绕自己的专业所长,林远方积极履职,他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力度的建议》《关于围绕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打造中医药浓厚氛围的建议》等建议,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与当选代表之前有一点不同的是,林远方开始更多地关注医药行业之外的事。他积极参与调研光明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凤凰街道“迎中秋话发展”座谈、视察特殊教育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等履职活动。针对社区居民反映的文体设施服务网络尚不完善的问题,他在认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加大力度完善基层文体设施建设的建议》,转交区相关部门办理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单位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加快完善文体设施服务网络,强化基层优质文体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主阵地作用,不断充实和丰富光明人民的文化生活。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心系全民健康,积极组织各项医疗相关活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这些医疗活动也使我和群众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有更多机会听到群众的心声,从而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林远方说,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开业后,他将利用更多在光明区的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脊柱健康”义诊、“代表微讲堂”等活动,尽最大力量守护辖区居民健康,践行自己当选人大代表时“为民履职”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