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科学向新进行曲 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9-19 11:35 来源: 宝安日报

深圳理工大学校园风光。

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搭建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区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

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19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林彦君 彭丹)科学向“新”,城在光明。

六年来,在光明科学城建设的强力牵引下,光明区锚定“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这一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赶超奔跑、追求卓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站在光明湖高大的堤坝上俯瞰,列车穿过充满诗意的田园,科学城核心片区高楼林立,一个个科研机构、实验室和高校掩映山水间,呈现出“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空间布局,一座既有“科学味”又有“烟火气”的科学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光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奋力打造产城融合“新样板”,持续加大教育、医疗、住房保障、交通、文体等民生供给,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系统性思维构建起世界一流科学城发展的“四梁八柱”,带给光明人民“稳稳的幸福”。

光明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区上下升腾起“热辣滚烫”的奋进激情,共同书写了跨越式发展的壮丽篇章。

“大院大所”汇聚创新资源 创新动能空前澎湃

原始创新是光明区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建区以来,光明区以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为牵引,围绕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重点领域,部署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其中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科研平台、2所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2所高水平大学。这些高端科研资源的集聚、共享,为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6年来,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持续“上新”,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达20个。

今年6月,深圳理工大学正式去“筹”招生并喜获优质生源。与深理工相隔只有几百米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于2023年6月完成建设,师生规模达到1.5万人。这两所研究型高校设立了材料、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一批与光明科学城重点发展领域关联的学院、学科,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未来将成为光明科学城重要的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

7月8日,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正式启用,研究院下设包括先进光源中心、创新材料院、生命科学中心、新药研发中心在内的8大科学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将赋能光明区内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此外,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正式建成启用,将大力支撑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设施正式开工,设施功能将贯穿新材料制备、表征、计算、服役全流程的研发应用;国家超算(二期)年底前完成机房楼主体封顶,将建设国际领先的E级计算机;材料基因组设施计划年底投入使用,将有效赋能新材料研发,加快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新材料的研发进程;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将提升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医学科研水平与产业转化能力;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随着大科学装置陆续投入使用和各大科研院所的相继落地,光明区的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成为众多高层次人才的理想栖居地。目前,光明区聚集了颜宁等院士团队50余支,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超2700名,以及约7000名科研院所人才,人才总量超过18万人。

如今,光明已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科技成果转化结硕果

科技如何赋能产业?光明区将光明科学城定位为偏向应用基础研究,在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中更注重以产业需求为牵引,将“沿途下蛋”作为发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优势的基本导向,推动创新与产业转化深度融合。全国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便是光明先行科研经济探索出的示范样本,楼上产业应用研究,楼下企业孵化聚集。这种“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培育模式,打破了“从0到1再到10”的产业孵化壁垒。

光明区也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按照“需求导向、长短结合”思路,光明科学城将分步建设光明国际转移转化中心,联合高校、企业打通概念验证、中试放大、成果转化等前端技术转移转化脉络,推动形成前后贯通的成果转化体系。

7月14日,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在光明科学城启动建设,将建设集重点研发、技术攻关、中试放大于一体的综合创新平台,将赋能深圳打造千亿级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湾有引力)已对接相关意向入驻企业和项目100余个,签约入孵企业110家,生物医药领域科学家创业占比100%,总融资额超5000万元。

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激发新质生产力,光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截至今年8月,光明区已形成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等500亿级产业集群,集聚百亿级企业9家、上市公司35家、国高企业215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11家、“小巨人”企业56家。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2%,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0.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61.0%,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站在新时代的“聚光灯”下,光明区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目标逐浪前行,以坚定的步伐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持续加大民生供给 书写温暖人心的“幸福答卷”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今年8月,光明区贝赛思外国语学校开学迎新,作为光明区首个国际化学校,该校的开办既是光明科学城的“点睛之笔”,也补上了光明教育的“最后一块拼图”,让光明在实现教育强区的征程上迈出关键一步,让百万光明人“不出光明即可享受高端国际化教育”,更为光明科学城吸引集聚海内外人才提供坚强支撑。

一流的科学城需要一流的教育,光明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从2019年到2023年累计投入约268亿元兴办教育,以超常规速度建成一批高质量学校。光明区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聚焦学位供给,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称的高品质教育,2019年到2023年五年新改扩建学校30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和高中段学位5.6万座,是过去十年新增学位总量的三倍。截至今年9月,光明区还累计引进20所高校、科研机构、名校名园合作办学,从无到有建成82所公办幼儿园,全区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有力保障。

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

今年6月,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中医院院区——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正式启用,首期开放18个中医特色科室门诊,助力光明区建设医疗卫生高地,助推光明区中医药医疗资源质量提升,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的中医需求。同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并成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的中医医疗中心,为百姓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优质中医药服务。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已经从单纯的“病有所医”转向“病有良医”,从“疾病诊治”向“健康管理”发展。

今年,光明区制订了《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2024—2026年)》,通过建成“三个一”,提供从备孕开始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保障,为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生命健康高地建设锻造坚实基础。推进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全民的电子健康档案,落地一批免费体检项目,力争在校学生、18岁以下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健康管理服务人员比例达到75%以上。

当前,光明区共有6家大型医院、60家社康中心,其中三甲医院3家,预计2025年病床总数将超过1万张,构建起“15分钟就医圈”,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光明”。据悉,光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超过55%,居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先行示范,民生为大。光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铺实民生幸福路。地铁六号线开通运营,结束了光明地区不通轨道线路的历史;大仟里购物中心成为光明区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与蓝鲸世界、万达广场、N次方公园等共同撑起了光明人民吃喝玩乐“一条龙”的商业配套体系;八位院士运用各自科研成果,共同打造大型人才保障房——凤凰英荟城,让该项目成为人才保障房建设的新标杆;以“一核·一带·一片·多点”铺开文体设施布局规划,深圳科技馆(新馆)、科学城体育中心等多个重大文体设施落地实施,高质量文体设施新格局逐步呈现;风景旖旎的虹桥公园、茅洲河科技公园等成为居民徒步、观光游玩的绝佳去处……近年来,光明区系统性推进民生建设,各领域亮点纷呈,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补足了许多民生短板,努力让科学之城充满烟火气,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广大人民。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光明区正不断书写温暖人心的“幸福答卷”,持续聚焦“急难愁盼”,回应民生关切,深化民生改革,奋力打造“民生七有”新标杆,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创新基层治理路径 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

随着光明科学城建设的持续深入,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光明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光明特色的治理路径,多次挤进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区前三名。

以凤凰街道为例,该街道瞄准“职责更明晰、管理更精细、服务更高效、群众更满意”的更高要求,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党建领事、居民说事、精准办事、多元解事”的治理模式,探索打造“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商、基层共治”的“幸福里”基层治理体系,依托39个“幸福里”小分格开展“幸福大家谈”,着力打造居民议事说事平台,打造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样板。

在光明街道,聚焦基层治理新形势新变化,系统构建街道—社区—微治圈—微单元的“1+6+18+N”基层治理体系,通过重塑治理体系、强健治理末梢、赋能智慧治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探索打造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的光明样板,全面激活“烟火气、产业柱、人文蕴”三大发展引擎,加快塑造“一心两翼三片”新发展格局。

光明区还注重以法治力量深化基层治理改革。今年以来,光明区将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两化”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区的“头号工程”抓实穿透,以“五个一”体系破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街道执法难、部门不愿管”的空白空间得到全覆盖闭环管理,确保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高质量”。实行“吹哨”为基层执法减负赋能,还创新打造“统筹执法+扫码入企”,进企频次环比大幅下降61%。同时,自今年8月14日“执法监督码”试点以来,推动全区工业企业申领生成率超95%、应扫尽扫率达100%,实现执法效能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此外,光明区整合志愿服务力量,促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今年以来,光明区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聚焦民生领域,全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创新发展。通过整合群团志愿等各类资源、力量、服务,依托职工服务中心、爱心超市、志愿服务站等阵地平台,在群众家门口规范建设群众诉求服务小分格站点,不断完善“500米群众诉求服务圈”,把治理融入小分格,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截至2024年6月,全区青年志愿者突破10.5万名,占全区志愿者总数的62.1%,有力推动形成让光明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光明更有为的良性循环。


[编辑:罗鹏华]
上一条: 如是光明 如此热爱
下一条: 光明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