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正式启用。
▲义诊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光明区大力发展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务。
家庭医生上门为居民提供用药指导。
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23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文/图)医疗卫生保障是民生之需,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今年以来,光明区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医疗卫生新高地。光明区深入践行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提供全过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打造多元共建、开放共享的服务生态,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转化、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医疗卫生资源扩容提质
“在光明看病就医很方便,家门口就有大型的三甲医院,社康服务也全面周到,让人觉得很安心。”家住马田街道的赵女士说。
如今,光明区医疗资源处在质量齐升的快速发展阶段。6月27日,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正式启用,成为区域医疗健康新地标,为光明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市民提供高质量中医药服务。截至目前,光明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5家,其中医院6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光明区人民医院、光明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宝田医院、深圳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社康中心60家,总床位数达到4896张,基本实现“步行15分钟医疗服务圈”。目前光明区正在加快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等卫生健康重大项目,光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成,玉塘社区医院和5家社康中心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光明区总床位数将超过1万张,为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提供坚实的卫生健康保障。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医疗高地
“我们聚焦现代化、国际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再深入再推进。”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光明区在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喜人成绩——光明区人民医院获批国家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取得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培训基地、广东省新生儿危重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资质,完成三轮“医院质量国际认证”专家辅导性评审;中山七院国际医疗中心与9家国内外保险公司签署高端医疗保险直付合作协议,持续拓展国际医疗服务。
此外,光明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也取得突破。今年光明区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检测中心新增14项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测项目。光明国际中医药港建设持续推进,发布38项制剂调配使用企业标准,推动4批次制剂在粤港医疗机构中医药联盟内使用。深圳市中药材储备基地储备中药材140吨,全省首家全流程自动化、标准化的深圳市中药饮片代煎代配中心已接入医疗机构149家,最高日单量超2973方。
推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
今年,为深入践行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光明区重磅推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通过政府统筹联合科研、医疗、养老、金融等机构,提供全体居民从孕育、出生到临终,全过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打造多元共建、开放共享的服务生态,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转化、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有效提升。据介绍,该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全区120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健康管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需要,提供全过程动态跟踪和健康服务,并推动从“治疗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强化疾病早期筛查、干预、治疗及康复,努力让居民不生病、少生病,有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截至9月19日,该计划累计签约92685人,为他们提供了多项健康惠民福利,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点赞。如在全民健康科普方面,光明区已围绕主动健康、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医养生、脑健康、眼健康、亲子沟通和心理健康、儿童发育健康等主题举办十期健康大讲堂,同步配套义诊服务,累计覆盖社区居民2000余人;居民健康体检与电子健康档案方面,截至9月13日,已完成体检22316人;孕产妇健康服务方面,截至9月11日,累计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677人次,开展免费适龄妇女“两癌”筛查38037人次;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已将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种扩展36种,截至9月4日,累计完成免费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6674人,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6791人,免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154人,正式印发《光明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实施方案(修订)》;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方面,已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30305人,糖尿病患者参加健康体检13092人。
多举措推动托育服务发展
婴幼儿照护服务备受百姓关注,需求日渐凸显。因此,今年光明区将托位建设纳入重大民生工程,现各类托育服务设施托位共3755个,相比2020年增长61.58倍。据统计,光明区现有已备案托育机构23家。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年度托位新增任务完成率全市领先,托位建设跑出光明“加速度”。
为推动托育行业标准化建设,光明区出台“光明标准”——制定光明区托育设施规划配置标准,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编制托育机构装修设计指引,建立托育机构综合监管模式,保障托育行业规范化发展。目前,光明区6家机构被评为一级机构。
此外,光明区大力发展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务,构建“四级网络”——区婴幼儿照护指导服务中心、托育园、社区托育服务点、家庭科学育儿四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络,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为群众提供“身边的托育”,推进“15分钟托育服务圈”建设,获得居民高度认可。目前已建成社区托育服务点38个,托育服务设施社区覆盖率100%,社区托育服务点数量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