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归来》让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
深圳新闻网2024年10月22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彭丹 文/图)10月19日、20日,深圳光明原创舞剧《敦煌归来》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以晚唐时期敦煌“信使团”为故事背景,演绎一段关于家国与信念的传奇往事。
舞剧《敦煌归来》集结国内一线创作团队,主创团队由目前活跃于国内舞台创作一线的艺术家们组成,其中,光明区签约文化名人——青年舞蹈艺术家胡沈员出品、制作并担纲总编导。该作品选材于浩瀚的敦煌文化,让壁画、写本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故事“活起来”,体现当代青年文艺创作者“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作出积极贡献”的使命担当。创作以艺术的想象补缺历史的空白,采用现当代舞的艺术语汇,以独特身姿探寻舞剧艺术的新表达,回归舞蹈艺术本体,为“传统”塑造新魅力。
今年8月,《敦煌归来》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首演,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凝聚舞台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视觉盛宴,收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首演结束后,胡沈员带领深圳当代舞团对作品展开了细致深入的修改调整,突破性地以现当代舞的理念和表现手法进行重构,在舞剧的叙事及呈现风格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全新改版升级后的《敦煌归来》亮相上海,剧目由“铭记、集结、追捕、虚惊、夜袭、英灵、绝境、信念、祈愿、归来”十个段落组成,由深圳当代舞团这支年轻团队引领观众走入传统文化中的烟火人间,实现一次跨越千年的致敬、书写一份直达当代人心底的信笺,体悟奋斗青春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
“敦煌在国际上已成为热门话题,世人对敦煌文化艺术的探索和了解已有很多。《敦煌归来》是我从个人角度,对此浩瀚文化的一点点尝试和解读。”胡沈员表示,舞剧并非单纯地去“舞绘”或“活化”某件文物,而是以艺术想象补缺历史的空白,对文化记忆进行现代阐释,希望通过舞者的演绎,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