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田街道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儿童友好环境

发布时间:2024-11-08 11:29 来源: 宝安日报

儿童议事会活动现场。

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8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通讯员 吴清清/文 记者 李立治/图)近年来,马田街道积极探索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全面整合社区资源,致力于打造政策友好、服务贴心、空间童趣的全方位、多层次儿童友好环境。

资源整合

构建儿童服务体系

马田街道着力构建全方位儿童服务体系,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妇联牵头,通过深入调研和多方研讨,整合街道内外的慈善基金会、学校医院、爱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多渠道资源,共同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共建共营。街道根据儿童多元兴趣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积极链接教育体育类资源,拓展社区家长学校、科普教育基地、职业体验基地、户外游学基地等儿童活动阵地,构建普惠性儿童服务保障体系。截至目前,街道已开展儿童服务系列活动500场,服务儿童达10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各社区深度挖掘儿童需求和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儿童友好服务品牌,在儿童议事、父职教育、益智培训、文化传承、环保志愿、爱心教育等多个领域,涌现一批批居民喜闻乐见的儿童服务品牌。

空间优化

打造儿童活动阵地

马田街道充分利用“基层治理小分格”现有资源,依托社区医院、学校、公园和党群服务中心等设立多个儿童专属空间,以“微空间”视角进行适儿化微改造和精提升,建成具有游戏、阅读、手作和儿童议事会等功能区的儿童特色服务空间。利用儿童放学、寒暑假期间,各社区积极开展“爱心寒暑假”作业辅导、“乐构天地”儿童乐高益智培训课程、“青少年野外课堂”趣味活动、“阅读伴成长 书香润心灵”绘本阅读,以及“智慧爸爸领鲜记之亲子父职”教育项目等亲子活动。石围社区组织开展“传承成长”主题系列活动,合水口社区创新融合醒狮文化与武术精髓,打造“少年当自强”醒狮武术品牌活动。

此外,街道还在家庭(儿童)步行范围内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和托育机构,并设置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社区儿童室内外活动空间。目前,马田街道已拥有市级儿童友好实践基地3个、区级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学校和幼儿园等共5个,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和教育资源。

儿童议事

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马田街道携手社区,创新性推出儿童主导型“社区”活动,积极搭建开放的意见征集与协商对话桥梁,鼓励儿童参与社区建设,以“童声”推动社区“共建共享”。创建成立南庄社区“孺子观察团”,在社区工作中引入“一米视角”,组织开展公益慈善宣传义卖、自编自演《包拯断案》情景剧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我的家园我来守护”等儿童实践活动,助力和谐社区与幸福家庭建设。

此外,街道凭借“儿童议事会”“儿童心声箱”等平台,让小小议事员围绕社区环境、儿童安全、文化活动等开展调研活动,积极培养孩子成为社区治理的“小助手”,进一步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主人翁”意识。在“将围社区大榕树广场升级改造”儿童议事会中,小议事员纷纷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公园,公园设计师结合小议事员的想法,最终采纳在广场中设置摇摇马、亲子跷跷板等建议。改造后的广场,成为一个设施齐全、使用安全、配套全面的休闲运动社区公园,为儿童和家庭提供休闲锻炼、老幼共娱的场所,提供多元化服务,促进多年龄段儿童全面发展。

2023年,根竹园和石围社区荣获深圳市儿童友好社区称号;2024年,合水口、马山头、薯田埔等其余8个社区正积极参评,力争成为儿童友好的典范。如今,儿童友好理念在马田街道已深入人心。接下来,马田街道将继续联动多方,持续宣传儿童友好理念,打造儿童友好空间,健全儿童友好机制,落实好儿童友好项目,共绘儿童未来美好蓝图。


[编辑:罗鹏华]
上一条: 公明街道V爱之家组织开展手工创意活动
下一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