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举办“智汇光明·研游荟”活动,组织学子参观深圳湾实验室。(资料图片)
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12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通讯员 张徽华)近日,光明区推出《光明科学城基础性人才集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来光明科学城就业兴业,加快打造规模宏大的基础性人才队伍。《方案》包含10条具体措施,覆盖实习、就业、人力资源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提供诚意满满的生活补贴,用真金白银支持人才留在光明发展、支持企业招才引智。
新动力:基础性人才支持力度再加码
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不仅代表着新鲜的思想和创新的力量,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方案聚焦这一基础性人才群体,从引、育、用、留维度推出一套“组合拳”,向社会传递出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
——强化“名校优才”引进
对国内外知名高校和辖区高校毕业,且留在光明区工作的人才给予补贴,本科生、硕士生分别按2万元、3万元的标准申报一次性生活补贴,博士生按《深圳市新引进博士人才生活补贴工作实施办法》申报10万元生活补贴;若属于毕业2年内且首次在光明区就业的,按照本科生1万元、硕士生2万元、博士生3万元的标准,再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入户生活补贴叠加就业补贴,形成了全市最优的基础性人才资助政策体系。
——鼓励共建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
鼓励在光明区科研机构、企业、园区设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并按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每人每月1500元、2500元、5000元的标准给予基地补贴。
——支持毕业生本地创业
为毕业生本地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和政策支持,对毕业2年内在光明区创办初创企业的,按照市级初创企业补贴1万元/人的标准给予毕业生1:1区级配套补贴;鼓励市、区创业孵化基地吸纳毕业生创业项目或初创企业入驻,对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并孵化成功的,按照市级创业孵化补贴每年每户3000元的标准给予基地1:1区级配套补贴。
——鼓励设立优秀毕业生奖学金
鼓励辖区科研机构、企业与国内外重点高校合作设立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并以配套资助的方式强化奖学金获得者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联系。对获得奖学金的留(来)光明优秀毕业生,光明区将给予1:1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资助。
新体系:出台全市最优博士、博士后政策
光明区始终把人才作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重要战略资源,持续对标国内外最优政策,优化辖区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增强光明科学城对人才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以博士、博士后人才为例,光明区为进站博士后提供10万元生活补助,为出站博士后提供30万元生活资助,结合市级博士人才资助政策,光明区形成了博士、博士后引进、留才以及生活、工作全链条资助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博士可拿到最高13万元补贴、博士后在光明区从入站到出站最高可拿到超100万元补贴。
新方式:多措并举推动“引才”量质齐升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去哪里可以招到想要的人才?用人单位对此最有发言权。光明区充分尊重、发挥用人单位引才用才主体地位,通过为企业或科研院所提供温心暖心的“组团招聘”服务,切实推动引才量质齐升。同时,光明区正加快汇聚一批国内外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或科研院所招才引智。
另外,光明区还实施港澳青年实习计划,鼓励港澳青年来光明区创新创业。对于来光明区的港澳创业团队,光明区将提供创业补贴和政策性贷款扶持;对于参加市、区政府部门组织的港澳青年实习计划并接收港澳青年实习满1个月的辖区用人单位,光明区将提供2250元/人/月的实习补助。
新生态:高标准打造光明科学城人才港
光明区坚持集约化培育、品牌化塑造、标准化提升和数字化赋能,建设人力资源服务要素聚集的高品质人才生态圈和优质产业集群。打造“海外英才荟”,依托深创赛国际赛,聚力打造光明科学城聚才引企、宣传推介、国际交流的综合性窗口。
此外,光明区将建设光明科学城人才交流中心,设置“人才无忧”专窗,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优质政务服务,通过“虹桥会”“智汇光明”等品牌沙龙活动,让人才干事安心、生活开心。
随着这些基础性人才新政的实施,光明区逐步构建起一个更加积极、开放、包容的人才生态环境。未来,光明区将不断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筑牢光明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