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生命科学园。 (资料图片)
深圳湾实验室。 (资料图片)
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27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通讯员 邝明明 利翠珍)光明,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当前,光明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承载区。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
目前,光明已成为中国南部创新生态完整,创新要素完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的热土之一。
在科学秉赋方面,近年来,光明科学城建设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围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三大领域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在建和运营数已达20个,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装置已建成投用。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纷至沓来,创新资源广泛汇聚,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项目孵化。
在产业发展方面,光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了2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751家,2024年前三季度深圳GDP同比增长6%,为“北上广深”中第一。其中,光明区同比增长8%,增速是深圳市各区之首。光明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增长潜力最足、发展势头最猛的区域之一。
在科技金融方面,近两年,相继落地了百亿级光明科学城母基金和总规模75亿元的智能传感器、合成生物、脑科学3只市级产业基金,推出100亿元科技金融专项,让“好项目不缺资金”,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在人才发展方面,光明已集聚院士团队50余个、科研院所人才超7400人,展现了强劲的人才“磁吸力”。作为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城市之美与自然之美在光明相融交织,光明区借助得天独厚的公园、森林与绿道,高标准建设国际化的专业文化和运动场馆。在这里可以欣赏音乐会、歌剧、爵士乐、芭蕾舞等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可以参与自行车、马术、赛艇、高尔夫等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让高品质成为一种光明生活方式。
初步形成上下游配套的良好产业生态
在本次决赛高度相关的生物医药、合成生物、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领域,光明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也初步形成了上下游配套的良好产业生态。比如,在生物医药领域,光明集聚了卫光生物、康泰生物、莱茵生物等一批优质企业,依托云谷片区加快建设2平方公里的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建成投用了卫光生命科学园、银星光明生命健康科技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超30万平方米,未来还将再释放超100万平方米的专业化产业空间。
在合成生物领域,光明引进培育了赛桥生物、赛陆医疗、厚存纳米等116家关联企业,总估值达320亿元。近三年来,中国近四成新成立合成生物企业落地深圳,其中近八成集聚在光明。
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光明拥有迈瑞医疗、科曼医疗、国药GE等一批龙头企业,汇聚省、市级医疗器械创新平台17个,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的玉塘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园区,产业集群规模已突破500亿元。
在新材料领域,光明集聚了欣旺达、贝特瑞、星源材质等一批龙头企业,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了1200亿元,拥有国家及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新材料创新载体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