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9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林彦君 通讯员 张静/文 曾禹连/图)12月6日,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平行论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协同运营会议在光明生命科学园举行。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钟海,光明区领导江涛、王崇峰出席活动。
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国际合作、开放共享、产业融合及品牌建设等关键议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协同运营会议安排了6场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上述领域的发展与挑战。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科学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超过500位专业人士参与,共同见证并推动科技领域的前沿进展。
活动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斯洛文尼亚工程院通讯院士陆亚林作《精密测量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题报告,建议依托高端装备国产化建设平台,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后续再生能力。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庄巍作《集成电路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主题报告,建议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咨询发展中心副主任、高技术业务部科技创新处处长吕琨介绍了全球范围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模式的各自特色,充分肯定了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建议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引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大循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场超导磁体技术团队负责人徐庆金介绍了超导材料的基础性特征,以及世界各地在超导超大型加速器的研究和建设情况,展望了新一代高场超导磁体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和机遇。
此外,上海工研院总经理、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董业民介绍了通过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研发平台、中试化产品与技术转化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与资本运作平台,“三位一体”全过程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模式,为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及成果转化提供了“他山之石”。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副总编辑徐国强从科普层面,就大设施、科学城以及大众对科学的理解等维度,分享了对大科学装置的理解,希望未来与光明科学城加强合作,开展科学城建设和大科学装置相关书籍翻译及出版工作。
来自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西安高新科学城以及深圳光明科学城等5大科学城的代表,围绕“科学城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设思路”“构建产城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依托大设施及用户资源优势的成果转化机制”以及“聚力共赢,打造国内科学城协同共建交流机制”等议题,共同就园区建设运营机制、建设进展及面临挑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