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活动现场。
项目成果展。
专家老师分享交流。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17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何斌/文 记者 卢正辉/图)如何在家庭厨房中寻找火箭模型的推进剂?
光明区外国语学校(集团)小学科学老师黄智辉以教科版科学教材六年级的《产生气体的变化》为知识载体,围绕驱动问题的解决,设计问题链支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现象,最终找到了火箭模型的推进剂。课程还组织学生参与制作和测试活动,圆了学生的火箭模型“升空梦”。
这种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景问题的场景,已经频频出现在光明区中小学课堂上,成为促进学生幸福成长的课堂新样态。近期,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举行光明区第三届项目式学习成果展暨颁奖活动,集中展示各学校和幼儿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设计与特色成果。这也意味着,第三届光明区项目式学习挑战赛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挑战赛共吸引了7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参赛,收到187个项目式学习案例参与评选。
项目式学习已扩展至34所学校45所幼儿园
2021年以来,为探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性情感的本源路径,深度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光明区积极推进项目式学习在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持续开展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
光明区通过深入实施项目式学习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式学习已从最初的5所实验校扩展至34所学校和45所幼儿园,教师队伍也由60多人增加至700多人,项目式学习在光明区已成为促进学生幸福成长的课堂新样态,也成为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实践的重要方式。
项目式学习助推师生“共生共长”。本届项目式学习教师挑战赛,共吸引了7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参赛,收到187个项目式学习案例参与评选。经过专家专业的评审,产生了优秀组织奖、团体奖、案例设计奖以及案例实践奖,在颁奖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为获奖单位和团队进行了颁奖。
现场还设置了优秀项目成果展,展示了光明区各学校和幼儿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设计与特色成果。精美的作品和无限的创意,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在项目式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参加活动的光明教师驻足于各学校展区与项目团队深度交流,互相学习。
在优秀案例分享环节,5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代表和4位幼儿园的教师代表分别从项目背景、设计、实践与反思等维度介绍了各自案例从设计到实践的体会与收获。他们分享的宝贵经验和创新实践,为与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专家高度肯定光明区项目式学习成果
在颁奖活动现场,通过项目式学习研讨课、论坛交流、优秀案例分享等环节,光明区展示了项目式学习的累累硕果,获得了专家高度肯定。
盐田区教科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陈尚宝表示,光明区教师在项目式学习推进过程中,从国家课程出发,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特点,设计出富有创意且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这种推广和应用,无疑为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其他专家老师也纷纷表示,项目式学习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光明区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与推广,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内容,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也为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寻找到一条有效路径。
光明区教科院副院长姚中化充分肯定了光明区教师在项目式学习方面的本土化尝试取得的成效,期待未来有更多教师投身项目式学习实践。
据悉,光明区以项目式学习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显著提升了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增强了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深度理解和实操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积累了众多值得借鉴的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