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预定新兵参加军事职业适应能力测试。
光明区组织预定新兵开展役前教育。
预定新兵参加体质状况测试。
预定新兵参加体能水平测试。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7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沈成荣 孙坤东 陈子濠 文/图)“戎装披挂凌云志,铿锵誓言铸军魂”“志存高远砺青春,建功立业赴军营”……走进宝安区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一条条醒目的横幅、一幅幅振奋人心的海报映入眼帘,光明区2025年上半年预定新兵役前教育正在这里开展。记者了解到,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今年上半年,光明区开始施行新的定兵方式,用“五维四型”辅助定兵系统代替以前的“阳光征兵办法”,此外,光明区还结合“一人一策”精细管理,确保预定新兵在思想、体能、作风等方面全面达标,为迈好军旅第一步打下坚实基础。
“五维四型”辅助定兵
让应征青年与部队需求更适配
“五维四型”辅助定兵系统主要从“文化程度、体质状况、体能水平、心理素质、军事职业适应能力”五个维度,按照“通用型、技能型、体能型、特殊型”四种类型赋予不同权值进行系统打分排名,系统根据个人填报志愿和部队招收计划,自动生成辅助定兵方案,确定入伍人员和入伍去向。
“‘五维四型’辅助定兵系统能更全面地反映应征青年综合素质,避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提高选拔精准度。”光明区人武部主要负责人介绍,按照往年“阳光征兵办法”,“双合格”大学毕业生必须征集,但今年,如大学毕业生在文化程度以外的其他几个维度,如体质、体能方面存在短板,系统排名时也可能靠后,而高中(中职)毕业生如在某几个维度存在强项,系统排名时就会靠前,增加定兵几率。因此“五维四型”辅助定兵系统能让应征青年个人特长与部队需求更加适配,促进人尽其才、才配其岗。
光明青年报国热情高涨
新兵状态昂扬向上
3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宝安区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光明区预定新兵们正在进行体能水平测试。
测试现场,预定新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在实心球投掷测试区,预定新兵们摩拳擦掌,随着教官一声令下,新兵们依次上场,握球、发力、投掷,一气呵成。在1000米跑测试区,预定新兵们整齐列队,随着发令枪响,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跑线,他们步伐轻盈,呼吸均匀,展现出良好的身体素质。
据悉,2025年上半年征兵工作启动以来,光明区广大适龄青年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在这支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队伍中,既有胸怀报国之志的党员青年,也有深受家庭熏陶的热血男儿,还有一位矢志不渝、二次应征的老兵。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投身国防、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我的爷爷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我的爸爸当年没有当兵成功,我想继承这份愿望,参军入伍,报效祖国。”于去年7月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的梁爽,已是一名党员,虽然已有较好的工作选择,但他仍然坚定选择去部队历练自己,希望将青春献给火热的军营。
“我曾于2018年至2020年服役于广东武警总队广州支队,当时年龄比较小,学历比较低,退伍之后我回到大学继续学习。”二次应征的李润涵现在已大学毕业,他想再次去到部队,运用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继续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光明是片红色热土,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地方都留下了革命先辈的足迹,这份爱国热情依然影响着今日的光明青年,来自光明街道的张琦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光明出生、长大,从小就听长辈讲述光明地区发生的抗日救亡的热血故事,家族中也有多人曾先后入伍,他希望此次能圆自己的军营梦,到部队这个大熔炉中锤炼自己。
“一人一策”精细管理
廉洁征兵监督员全程参与
记者在现场还了解到,为了帮助预定新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光明区实行“一人一策”精细管理,为每名预定新兵建立个人档案,不仅关注新兵的体能训练,还注重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记录其体能、心理、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定期评估训练效果,通过个性化训练和全方位关怀,为每名预定新兵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和发展方向。
为确保征兵工作公开透明,光明区还邀请廉洁征兵监督员全程对役前教育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廉洁征兵是征兵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公平公正。”廉洁征兵监督员张井道和范权辉说。在训练现场,他们仔细查看预定新兵的考核成绩,并与教官、新兵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在役前教育结束后,光明区将根据体检数据、政审情况以及“五维四型”评估结果等,召开定兵会议,确定入伍人选和去向,并组织新兵欢送仪式,增强新兵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直至新兵起运、抵达部队后,还将进行跟踪教育,了解新兵初到部队的学习、生活、训练情况,确保为国防事业输送光明优质兵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