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指导托幼机构防控诺如病毒。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0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杨景生 文/图)诺如病毒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容易导致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流行季,为做好春季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光明区教育局及光明区疾控中心在开学季组织全区学校校医开展专项培训,重点针对常见传染病构建科学防控体系。
“尤其是学生呕吐在学校,如果没有及时规范处理,会造成大量学生集体感染。首先立即疏散周边学生并开窗通风,将患病学生转移至隔离室。”疾控专家提醒,处理呕吐物必须佩戴防护装备,使用高浓度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不低于5000mg/L)覆盖呕吐物,静置30分钟后规范清理。最后对周边2米范围内环境进行二次消毒,采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液彻底擦拭物体表面。
“为防止疫情扩散,我们也会要求学校加强晨、午检;追踪因病缺勤学生的病例;加强日常消毒;疑似诺如病毒感染的学生需隔离至症状消失72小时才可以返校……”疾控专家强调,“手卫生对于预防肠道传染病至关重要,但是群众对于七步洗手法的认识还是不到位。”虽然教职工七步洗手法知晓率达100%,但实际操作规范率仅约60%。“揉搓时长不足、忽视指尖指缝等细节,都可能影响洗手效果。”光明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指出,目前已要求各学校在洗手池张贴可视化指引,并加强教职工洗手规范培训。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诺如病毒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水或物体表面(如贝类、蔬果)。
气溶胶传播: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产生的飞沫可经空气扩散。
食源、水源性传播:食用或饮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32%的感染者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这类“隐形传播者”更需提高防范意识。
诺如病毒主要症状
呕吐(儿童为主)、腹泻(成人为主),伴发热、腹痛、肌肉酸痛等。若出现频繁呕吐、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诺如病毒为何如此“强悍”?
1.病毒变异快:每隔2-3年即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
2.环境抵抗力强: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
3.感染剂量低:最低18个病毒粒子即可感染。
4.感染后潜伏期短:感染后12-72小时可发病,通常为24小时。
5.排毒时间长:潜伏期可排毒,可持续2-3周,最长可达56天。
6.可重复感染:免疫保护力一般可持续3-6个月,但不能终身保护,可能反复感染。
如何科学防护?
1.勤洗手:饭前便后或接触公共物品后,采用7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每一步洗搓15秒以上,除去病原体,预防感染和疾病传播。
2.不吃生食,生熟分开处理,烹饪食物煮熟煮透,贝类、海鲜需彻底加热。
3.室内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避免直接接触患者呕吐物/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浓度>5000mg/L)处理。
4.诺如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症状较轻,平均2-3天可自愈。感染者需居家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避免前往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
5.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强晨午检,发现病例及时隔离并报告疾控部门。规范清洁消毒流程,对教室、卫生间高频接触区域重点处理。
诺如病毒的常见误区
1.“酒精可杀灭诺如病毒”。实际上酒精无效,需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高温煮沸。
2.“感染后需用抗生素”。诺如为病毒性疾病,抗生素无效,对症治疗即可。
诺如病毒虽小,却能引发大范围健康威胁。当前正值春季高发期,呼吁每位市民:勤洗手、常通风、吃熟食,发现症状及时就医。只有人人重视、科学防护,才能筑牢健康防线,让家庭和社区远离病毒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