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组织科研院所、重点企业赴西安高校开展引才行动。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5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通讯员 利翠珍 文/图)3月19日至21日,2025年光明区“追梦光明”春季校园招聘活动在西安的3所知名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顺利开展。光明科学城的17家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共647个优质岗位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热捧,收到投递简历2142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00余人。硕果累累的招聘成效充分体现了光明建设“一城三区”的强大吸引力。
本次活动是光明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重要实践,以“精准对接、深度合作、政策赋能”为核心理念,实现岗位投放、校企联动、人才服务三维度创新突破。
精准匹配: 专业对接实现高效引才
聚焦光明科学城“3+3+1”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需求与高校学科优势精准匹配。本次招聘单位包括深圳湾实验室、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科研机构及赛桥生物、宝龙达实业、镭神科技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重点企业共17家,提供算法工程师、机电工程师、光电工程师、生物医学工程设计师、博士后、储备干部等在内的647个优质岗位,与3所高校在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高度契合。
每场招聘会超1万名学生参加,现场气氛热烈,求职学生纷纷驻足,在企业的招聘展位前仔细了解招聘岗位信息,前往各个企业展位咨询、应聘的人络绎不绝。经过面对面沟通洽谈,共收到学生投递简历2142份。
深圳智赛精密装备有限公司表示:“此次西安校招专业对口,学生素质也很高,收获丰富,现场敲定人选,回去就可以进入offer发放流程了。”
深化合作:
校企共建搭平台建机制
活动期间,光明区同步开展了政校企交流活动,光明区与3所学校就访企拓岗、实习实践、人才输送等事宜达成合作意向,诚意邀请各学院领导带队高校学子到光明开展研学等系列活动,推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模式,缩短毕业生到岗适应期。其中,光明区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并进行了授牌仪式,为促进校企对接、高校学子到光明就业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在校企交流活动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10个学院,与赛桥生物、镭神技术等10家辖区企业开展座谈会。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诺安智能、星辰海医疗等8家单位授牌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搭建起大学生到光明区实习实践平台,形成人才培养与人才输送的常态化机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崔书记表示:“光明科学城发展迅速、未来可期,不少西电校友正在光明区发光发热,希望双方能够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政策赋能:
多层次齐发力诚邀英才
为让各高校学子感受到光明倾心引才的浓浓热情和满满诚意,光明区人力资源局为用人单位开展政策宣导会,向科研院所、企业等讲解光明区系列人才资助政策,赋能用人单位人才待遇,助力吸引优秀学子到光明就业。
通过座谈交流、深入学院、对接导师和辅导员等方式,多层次介绍了光明科学城的战略定位、产业布局、发展优势、人居环境和人才政策等内容,充分展示了光明区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视和诚意。
同时,在校园招聘会现场设置了光明科学城宣介展板、人才咨询处、人才补贴政策宣传页等,全方位向高校学生宣传光明区发展的广阔舞台和无限可能,鼓励各地青年人才到光明来,与光明科学城的发展同频共振。
“追梦光明”校园招聘活动是光明区人力资源局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助力企业招才引智而打造的金字招牌活动。近期,光明区还将组织企业赴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矩阵,以更大力度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推动光明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